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有人说,众生本来是佛,因为佛经中说“自性原本光明”,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

既然本来是佛,那么什么时候变成无明凡种了呢?说“众生本来就是佛”,就和说“树种就是树”一样荒唐可笑。
“自性原本光明”这句话,本身就暗示了“现状混浊”。本质光明,现象混浊,是众生心的特点,“光明”表心性的净分,“混浊”表心性的染分。一染一净,一事一理,这就是心性的辩证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解决这心性去染的问题。
如果众生原本就是佛,心性没有被污染,佛出世、转法轮、慧光普照的一切工作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众生心质昏暗,没有可塑性,这佛法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众生心性本质光明,混浊不清非本质,可以改变。这就是佛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六祖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当下的时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那么,见到佛性或自性就是成佛吗?什么是佛性、自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问:“上师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有的人说:上师没有业障,因此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也和凡夫不一样,他们是替众生消业。”可是佛经上说:“诸佛非以水洗罪,不能手除众生苦,不移自证于别人,示法真理令解脱。”这和前面的“上师替众生消业”的说法显然有矛盾,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读佛经有感应的缘故,有人谓:是佛的灵验,如各种感应录所言,有人谓是人在念经时,过分地抑制,或想降伏妄念或过分企求,自然会引起抵制作用的相反力量,一种生理现象。若照后说,佛教何必介绍观世音感应录,编印念佛见闻记,引起念佛的人妄念?若照前说,南怀瑾先生所著楞严经大义今释的解释岂非错误?二者孰是?孰非?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这话有道理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经所称众生为六道,如蝼蚁昆虫„之类,自非六道之内,依经义说众生皆具佛性,则六道以外之生物,应不具佛性,如何能使得救?甚不明白。又此六道以外之生物何由而来?其因缘所生之具体历程也不明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这话对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佛经是文字般若,对开悟没有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