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其他技能森林管护工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2005年6月7日16时30分,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上团乡孟底沟,由于长达半年干旱,雷击起火,引发重大森林火灾。火灾地点在海拔2550~3800米的山坡上,山体平均坡度30°~45°,属高山狭谷地貌。8日16时20分九龙县林业局接到火情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林业人员赶赴火场,对火情进行排查,并上报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立即组成扑火指挥部,县长于9日晨带领专业扑火队员和群众赶赴火场,指挥扑救工作。省林业厅副厅长及州林业局、气象局长等随即组成联合指挥部。12日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主任等也赶赴火场,指导扑救。扑救过程中按照“一保人员安全,二保村寨安全,三保国家森林资源安全”的原则,结合火场地形、火势、气象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扑打明火、砍伐隔离带和实施人工降雨等扑灭火灾的方案。在人工降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广大扑火队员克服火场海拔高、山势陡、气候干燥、缺水等各种困难,连续作战,最终取得胜利。此次火灾过火面积360公顷,2人受轻伤,出动专业人员及群众6384人次,飞机6架次,车辆155台,历时7天将火扑灭。

简答题
1

试分析造成此次森林火灾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客观原因:气候异常,长达半年的干旱,连续高温,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下,雷击着火,是造成此次重大火灾的直接原因。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此次扑救森林火灾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经验和教训:
①各级领导重视,亲临前线指挥。
②指挥科学,措施有效,人员得力。既有专业人员又有群众,并且扑救方针正确,扑救措施到位。
③扑火人员勇于拼搏、舍生忘死,在没有天气帮助的情况下,用人力扑灭了这场火灾。
④后勤保障有力,参加人数之多、动用车辆之多,使用飞机6架次,后勤强有力的保障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⑤由于雷击起火,起火地点分散,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海拔高、水源缺乏、扑救难度大,是造成7天才将火扑灭的原因。
⑥由于是深山狭谷,交通不便,给运送物资和给养带来困难。
⑦通讯设施设备落后、陈旧,前后方通讯联络不通畅,给前后方指挥带来困难。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2010年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苗圃,在春季播种了0.3公顷的樟子松,播种前未用硫酸亚铁做土壤处理。6月23~27日连续5天阴雨,总降水量达35毫米以上,由于阴雨,苗圃地上覆盖的草帘未来得及揭下,28日尚将草帘揭下。7月5日左右苗圃技术员在巡查时发现,所有苗床呈团块状地出现病害。受害的樟子松出土苗木茎部不同程度地出现褐色斑点,并呈水渍状,根茎出现腐烂、缢缩,近15%的苗木出现倒伏。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苗圃,在春季播种了0.3公顷的樟子松,播种前未用硫酸亚铁做土壤处理。6月23~27日连续5天阴雨,总降水量达35毫米以上,由于阴雨,苗圃地上覆盖的草帘未来得及揭下,28日尚将草帘揭下。7月5日左右苗圃技术员在巡查时发现,所有苗床呈团块状地出现病害。受害的樟子松出土苗木茎部不同程度地出现褐色斑点,并呈水渍状,根茎出现腐烂、缢缩,近15%的苗木出现倒伏。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苗圃,在春季播种了0.3公顷的樟子松,播种前未用硫酸亚铁做土壤处理。6月23~27日连续5天阴雨,总降水量达35毫米以上,由于阴雨,苗圃地上覆盖的草帘未来得及揭下,28日尚将草帘揭下。7月5日左右苗圃技术员在巡查时发现,所有苗床呈团块状地出现病害。受害的樟子松出土苗木茎部不同程度地出现褐色斑点,并呈水渍状,根茎出现腐烂、缢缩,近15%的苗木出现倒伏。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5年10月1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和韩家园林业局施业区内普遍降雪,气温骤降,具备计划烧除的气候条件,根据多年经验,按规程的要求进行了点烧工作。21日,气温回升,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两地停止点烧,并开展全面清理工作。23日下午13时许,呼玛县、韩家园林业局的计划烧除区天气突然骤变,陡然刮起7级大风,阵风达8级,由于生土隔离带只有40米,个别村屯靠山脚和水湿地没有开设隔离带,导致将火烧迹地内的燃烧物刮到控制线以外,飞火四溅,同时出现多个火场,火势急猛,人力无法控制。前线指挥部当即命令全部扑火人员立即撤出控制线范围,转入保卫村屯战役。这场特大森林火灾,火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涉及2个乡、3个林场、25个村,呼玛县北疆乡加河四队烧毁房屋37户,造成140人受灾,共出动7415人,历时8天将火扑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5年10月1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和韩家园林业局施业区内普遍降雪,气温骤降,具备计划烧除的气候条件,根据多年经验,按规程的要求进行了点烧工作。21日,气温回升,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两地停止点烧,并开展全面清理工作。23日下午13时许,呼玛县、韩家园林业局的计划烧除区天气突然骤变,陡然刮起7级大风,阵风达8级,由于生土隔离带只有40米,个别村屯靠山脚和水湿地没有开设隔离带,导致将火烧迹地内的燃烧物刮到控制线以外,飞火四溅,同时出现多个火场,火势急猛,人力无法控制。前线指挥部当即命令全部扑火人员立即撤出控制线范围,转入保卫村屯战役。这场特大森林火灾,火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涉及2个乡、3个林场、25个村,呼玛县北疆乡加河四队烧毁房屋37户,造成140人受灾,共出动7415人,历时8天将火扑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5年10月1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和韩家园林业局施业区内普遍降雪,气温骤降,具备计划烧除的气候条件,根据多年经验,按规程的要求进行了点烧工作。21日,气温回升,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两地停止点烧,并开展全面清理工作。23日下午13时许,呼玛县、韩家园林业局的计划烧除区天气突然骤变,陡然刮起7级大风,阵风达8级,由于生土隔离带只有40米,个别村屯靠山脚和水湿地没有开设隔离带,导致将火烧迹地内的燃烧物刮到控制线以外,飞火四溅,同时出现多个火场,火势急猛,人力无法控制。前线指挥部当即命令全部扑火人员立即撤出控制线范围,转入保卫村屯战役。这场特大森林火灾,火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涉及2个乡、3个林场、25个村,呼玛县北疆乡加河四队烧毁房屋37户,造成140人受灾,共出动7415人,历时8天将火扑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1988年,四川一家农研所从外地引进原产南美亚马孙河的福寿螺,在泸州人工试养成功。次年,牧丰养殖加工公司从那家农研所购得福寿螺种,在公司院内以植物嫩叶试养成功,而且得到数量极大的螺种。1991年9月,“牧丰”租用了正华村、宪家村的7公顷稻田,将试养成功的福寿螺种投放在这些田中进行人工试养,放幼螺30万~45万个/公顷。当时,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种以植物为食物又繁殖力极强的螺蛳可能会危害周边稻田产量。“牧丰”的说法是:福寿螺是热带生物,在重庆这样的高纬度地方过不了冬,根本不可能泛滥成灾。由于螺蛳出口受阻,1992年“牧丰”放弃养殖,将养螺的水田还给农民种水稻。虽然归还之前,“牧丰”组织人力将田里的大螺蛳捡干净了,但小螺蛳并未捡干净,同时,冬季过后福寿螺并未被冻死。1993年,山洪冲进“牧丰”租赁的水田,将许多螺蛳冲走,有的被冲进下面的稻田,有的冲进了刘家堰。农民种下稻秧后,秧叶大部分被蚕食干净,造成这10多公顷田当年几乎颗粒无收。到1996年,福寿螺已经蔓延扩散到当时保安乡的12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现在,由于受到福寿螺侵害,这些稻田年年减产10%~20%。现在,这个县的农民在承包水田时,每年春播前后农民都要到田里捡两次螺蛳。每次花半天时间,一亩田能捡一背篓福寿螺。目前农民们对这种害虫恨之入骨,螺蛳捡上来后先是用脚挨个踩碎,由于太多,踩也踩不完,就干脆挖坑将它们活埋。后来挖坑挖累了,大家就把它们倒在干处让太阳晒死。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