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新闻传播学
(简答题)

“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学生刊物。请说明有哪些并简单介绍其意义?

正确答案

其中著名的有:北京析《国民》、《北京大学学生周刊》、《五七日刊》、《新潮》、《少年中国》、《新生活》、《曙光》、《工读》、《上海的〈全国学生联合会日报〉、《上海学生联合会日报》、天津的《南开日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南京的〈少年世界〉;武汉的《学生周刊》、成都的《星期日》、杭州的《钱江评论》;长沙的《汀江评论》等等。这些刊物情况比较复杂,但都热情地参加了新文化运动的行列。它们对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些刊物中,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是毛泽东主持的《汀江评论》和周恩来主持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在长少创刊,以湖南学生联合会的名义出版,由毛泽东主编,其宗旨是向学界介绍世界革命形势,传播新思想,推动湖南的革命斗争。该刊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谘国家之间的战争,并非“公理“战胜”强权“,并且把思想上的反封建的旗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并非“公理”战胜“强权”,并且把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同政治上的反军阀斗争结合起来,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正确方向。该刊还根据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和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民众大联合”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李钊的赞赏。李认为《湘江评论》是当时最有份量、见解最为深刻的刊物。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湘江评论》也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宣传的某些重要观点还不是马克思主义。《湘江评论》出版至第5号时,被湖南军阀张敬尧以传播“异端邪说”的罪名查封。
《天津学生联合报》于1919年7月21日创刊,由周恩来主编。初为日刊,后改三日刊,共出100多期,1920年初停刊。该报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论述精辟,战斗性很强。周恩来在创刊号上发表的《革新.革心》的社论,阐明了革命者改造社会与改造思想的辩证关系,见解是很深刻的。该报紧密配合形势,进行政治鼓动,引导群众同帝主义和封建军阀斗争,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读者遍及北京、上海、南京和全国许多地主,最高发行量达20000份,被称为天津的“新曙光”,是“全国的学生报之冠”。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新诗指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诞生了哪些它们有哪此特点?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坚三民”。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模式示范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受众与媒介内容的接触,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对象,可以从中学得一系列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人们处理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永久性方式的一部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43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将蓝色广播网出售,以后该网被改建为()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即对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一个以()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公营新闻事业网。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媒介融合是因为()出现以后才出现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如()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