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经济学
(简答题)

凯思斯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它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效用的分歧何在?

正确答案

凯恩斯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该曲线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具有替代关系;通货膨胀越高,则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则越高。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有效地降低失业率,但同时必须忍受一定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在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了适应性预期的概念,并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适应性预期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根据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被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使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引起厂商实际利润增加,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失业率将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内是成立的。也说明,在短期内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致使长期中的实际通货膨胀与工人的预期通货膨胀达到一致,为此,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不变,使通货膨胀无法起到降低失业率的作用。可见,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即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这意味着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不仅在长期中不存在,而且在短期中也不存在。其原因在于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理性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尽力获取信息,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主动地利用一切可用的统计、历史、逻辑以及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知识,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最后做出对未来经济情况的无偏向的预测,即没有系统性错误的预测。政府对经济准备采取什么行动,往往在尚未实行时,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就已了如指掌,并采取了预防性措施。因此,理性预期学派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由于公众对未来的经济变动已经有了理性的预期,因此,必然会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既不能促进经济增长,也无法减少失业,反而加剧经济波动。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下,短期中也不可能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由此得出推论:无论在短期中还是在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想有效,就必须具有欺骗性。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利息率在凯思斯学派和货币学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何区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发展洛克的“自然”观念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围绕Philips曲线的争议,表明了它们对()的不同态度。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围绕非利蒲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依据凯思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理性预期学派反对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理性预期学派根据理性预期假设得到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也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