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网络信息编辑》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武汉大学一新生12天步行300公里到校报到
                                          2007-08-3119:48:05来源:新华社(北京)
新华网武汉8月31日电“300公里的路被我征服了,我也被路征服了。”步行到校的学生聂文迪抵达武汉大学校门时说,“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是洗个澡,然后好好睡一觉。”
31日11时10分左右,经过12天的跋涉,武汉大学新生聂文迪从家乡湖北省随州市淮河镇走到武汉大学,用双脚刻下人生轨迹。
7月20日,当得知自己被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录取后,聂文迪当即决定步行上学,用这种方式可以磨炼和检验自己的意志。8月20日,背上行囊,聂文迪踏上步行上学的旅程。一路上,聂文迪遇到过多次危险,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他每次都激励自己“山里人连狼都不怕还怕走路?”
现在交通发达了,火车也一再提速。在这种背景下,采用步行这种原始的方式上学究竟有何意义?聂文迪说:“学社会学的就是要用自己的体验给人生刻下一道深刻的印记。”他的人生印记,是用脚刻下的。
“路,需要一步步地走出来;事,要一步步地做出来。积小事才能成大事。”正是这种信念陪伴聂文迪12天走完了300公里的路程,成功到达武汉大学报到。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总支书记殷晓红说:“有人认为聂文迪是自讨苦吃,但我认为聂文迪的这种行为将对他的一辈子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
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朱伟则表示,聂文迪这种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顽强举动,体现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
(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李鹏翔)

简答题
1

请给这则网络稿件撰写内容提要,字数限于100个字以内。

正确答案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新生聂文迪,得知自己被录取后决定用步行上学的方式磨炼和检验自己的意志。从8月20日起,他从家乡湖北省随州市淮河镇走到武汉大学,用时12天,路程达300公里。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北京奥运会测试赛一瞥 8月,“好运北京”系列赛一项接一项地如期而至,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测试赛,让整个京城忙碌起来,各个环节在有条不紊的模拟演练中博得了众多褒奖之词。然而,比赢得称赞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查漏补缺。 细节决定成败 在朝阳公园,2007国际排联女子沙滩排球挑战赛激战正酣,不知何故,场边记录数据的显示屏悄悄地黑了,久久没有恢复正常。“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好运北京”赛场上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果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妥善解决,明年的奥运会上就会减少许多隐患和麻烦。  “不可以,这个绝对不可以带进”,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的观众入口处,安保人员对一位手拿饮料正要进入赛场的外国观众命令道。面对这样的强硬态度,外国观众不断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把饮料带进去,继而出现了短暂的争吵。按章办事没有错,安保人员盛气凌人的态度却很可能影响观众的观赛心情。一位名叫杨维春的观众说:“大家高高兴兴来看比赛,不是来吵架的。争吵没有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积极的服务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承诺,“好运北京”系列赛事所有场馆都采取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方式,可是一位观众在垃圾箱前拿着用过的餐盒和袋子迟疑了许久。看着两个分类垃圾箱里都有饭盒和矿泉水瓶子,他犯起了糊涂:“我真不知道该扔在哪一边,估计好多人也和我一样,不是不想环保,而是分不清该如何归类。”这位观众希望组委会能给一些温馨提示,在显眼位置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常用物品,或者请生产厂家在产品说明上注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 在不同赛场的文字记者工作间里,组委会打印的成绩公报往往有剩余,而且大部分只打印一面。“其实,应该随时根据需求来调整,节约用纸,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奥运。”一位英国记者说。 除了赛事运行中的服务态度和环保意识,一些观众对于测试赛期间出行观赛的交通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果增加从北京市内到赛场的公交专线就好了”,来自法国的伯特兰带着妻子一块来到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为参加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的女儿助威,他们住在市内,每天乘出租车往返于宾馆和赛场。“交通不方便,来回打车开销很大。”伯特兰说。                                                          插曲也是提醒 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交通服务部经理王建平说:“测试赛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怎么最快解决。” 由于公路自行车比赛路线的特殊性,所有官员和记者等都要在运动员出发后由起点赶往终点。在转场过程中,接送记者的大轿车突然“抛锚”。王经理立刻打电话联系。近40分钟后,备用车辆赶到,记者们继续上路。“车辆出发前都进行过检查,但是像这种突发事故我们也无法预料,查明这辆车的具体问题后,就能知道下次还需要在赛前特别注意什么”,王建平疲惫地翻看着手中的车辆联系表,“这段小插曲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儿,在车辆运行方面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得更好”。 几十名记者赶到终点时,比赛只剩绕行居庸关的最后三圈。大家顺着指示牌向上攀登,寻找媒体工作间。不料路牌指向了道路右边的一片悬崖,周围再无其他标志,工作人员也不清楚媒体工作间在哪里,记者们面面相觑。幸亏一名志愿者路过此地,才算指出正路。 媒体工作间里一没有电视直播,无法了解赛况,二没有成绩单,服务台没有电话与其他部门联系,记者们只能期待仅有的一名负责传递比赛信息的志愿者快快到来。 赛后记者招待会结束时,记者们被告知,第一辆返回市区的班车已经开走了,下一辆要等一小时后开车。虽然经过协调,这一小时等候时间缩短到40分钟,但是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前就发车,而且间隔一小时的安排的确欠妥。 毕竟只是测试赛,人们相信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这类问题不会再有。                                                                 观众成就精彩 “这里的观众很热情”,这是测试赛期间外国运动员的切身感受。然而,要让比赛更精彩,仅有热情还不够。 “加油!加油!”在曲棍球赛场,助威声此起彼伏。沉浸在观赛乐趣中的观众起劲地呐喊,殊不知球员发短角球的时候要听哨声,保持安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在赛艇比赛的看台上,不少观众看到一艘艘漂亮的赛艇从眼前掠过,激动之下起身助威,之后却久不入座,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挡住了身后观众的视线。在沙滩排球的赛场内,一些看球看得起劲的观众习惯性地点起了香烟,吞云吐雾间忽略了身旁的他人…… 除了观赛礼仪,观众的观赛习惯和心态也受到了考验。“这么晒,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回家凉快去”,“就是,不让打伞,也不修个遮凉的棚子,活受罪”,赛艇世青赛决赛开始不到半小时,不少观众经不住阳光的“炙烤”,便陆续离开了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抱怨“太晒”,这在曲棍球、沙滩排球以及棒球等“好运北京”的比赛中屡见不鲜。“对于盛夏在室外观赛,中国观众的确还没有接受和习惯”,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很多观众还不了解国际上这些在户外进行的比赛都不建造顶棚。”“对于高温,我们会采取相关预案,但更希望观众能主动关注比赛当天的气象条件,提前在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棒球国际邀请赛竞赛部主任李高潮说,“其实,在棒球运动发达的美国和日本,这些都不是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赛事让观众逐渐了解比赛特点,学会接受它,享受它。” “好运北京”还在进行。离奥运会不到一年了,无论赛事的组织者还是观众,要做的还有很多。就像一位志愿者说的那样:“有了今年的积累,明年的奥运会一定能做得更好。” (新华网2007年08月20日07:35:59来源:人民日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北京奥运会测试赛一瞥 8月,“好运北京”系列赛一项接一项地如期而至,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测试赛,让整个京城忙碌起来,各个环节在有条不紊的模拟演练中博得了众多褒奖之词。然而,比赢得称赞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查漏补缺。 细节决定成败 在朝阳公园,2007国际排联女子沙滩排球挑战赛激战正酣,不知何故,场边记录数据的显示屏悄悄地黑了,久久没有恢复正常。“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好运北京”赛场上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果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妥善解决,明年的奥运会上就会减少许多隐患和麻烦。  “不可以,这个绝对不可以带进”,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的观众入口处,安保人员对一位手拿饮料正要进入赛场的外国观众命令道。面对这样的强硬态度,外国观众不断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把饮料带进去,继而出现了短暂的争吵。按章办事没有错,安保人员盛气凌人的态度却很可能影响观众的观赛心情。一位名叫杨维春的观众说:“大家高高兴兴来看比赛,不是来吵架的。争吵没有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积极的服务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承诺,“好运北京”系列赛事所有场馆都采取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方式,可是一位观众在垃圾箱前拿着用过的餐盒和袋子迟疑了许久。看着两个分类垃圾箱里都有饭盒和矿泉水瓶子,他犯起了糊涂:“我真不知道该扔在哪一边,估计好多人也和我一样,不是不想环保,而是分不清该如何归类。”这位观众希望组委会能给一些温馨提示,在显眼位置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常用物品,或者请生产厂家在产品说明上注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 在不同赛场的文字记者工作间里,组委会打印的成绩公报往往有剩余,而且大部分只打印一面。“其实,应该随时根据需求来调整,节约用纸,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奥运。”一位英国记者说。 除了赛事运行中的服务态度和环保意识,一些观众对于测试赛期间出行观赛的交通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果增加从北京市内到赛场的公交专线就好了”,来自法国的伯特兰带着妻子一块来到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为参加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的女儿助威,他们住在市内,每天乘出租车往返于宾馆和赛场。“交通不方便,来回打车开销很大。”伯特兰说。                                                          插曲也是提醒 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交通服务部经理王建平说:“测试赛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怎么最快解决。” 由于公路自行车比赛路线的特殊性,所有官员和记者等都要在运动员出发后由起点赶往终点。在转场过程中,接送记者的大轿车突然“抛锚”。王经理立刻打电话联系。近40分钟后,备用车辆赶到,记者们继续上路。“车辆出发前都进行过检查,但是像这种突发事故我们也无法预料,查明这辆车的具体问题后,就能知道下次还需要在赛前特别注意什么”,王建平疲惫地翻看着手中的车辆联系表,“这段小插曲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儿,在车辆运行方面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得更好”。 几十名记者赶到终点时,比赛只剩绕行居庸关的最后三圈。大家顺着指示牌向上攀登,寻找媒体工作间。不料路牌指向了道路右边的一片悬崖,周围再无其他标志,工作人员也不清楚媒体工作间在哪里,记者们面面相觑。幸亏一名志愿者路过此地,才算指出正路。 媒体工作间里一没有电视直播,无法了解赛况,二没有成绩单,服务台没有电话与其他部门联系,记者们只能期待仅有的一名负责传递比赛信息的志愿者快快到来。 赛后记者招待会结束时,记者们被告知,第一辆返回市区的班车已经开走了,下一辆要等一小时后开车。虽然经过协调,这一小时等候时间缩短到40分钟,但是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前就发车,而且间隔一小时的安排的确欠妥。 毕竟只是测试赛,人们相信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这类问题不会再有。                                                                 观众成就精彩 “这里的观众很热情”,这是测试赛期间外国运动员的切身感受。然而,要让比赛更精彩,仅有热情还不够。 “加油!加油!”在曲棍球赛场,助威声此起彼伏。沉浸在观赛乐趣中的观众起劲地呐喊,殊不知球员发短角球的时候要听哨声,保持安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在赛艇比赛的看台上,不少观众看到一艘艘漂亮的赛艇从眼前掠过,激动之下起身助威,之后却久不入座,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挡住了身后观众的视线。在沙滩排球的赛场内,一些看球看得起劲的观众习惯性地点起了香烟,吞云吐雾间忽略了身旁的他人…… 除了观赛礼仪,观众的观赛习惯和心态也受到了考验。“这么晒,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回家凉快去”,“就是,不让打伞,也不修个遮凉的棚子,活受罪”,赛艇世青赛决赛开始不到半小时,不少观众经不住阳光的“炙烤”,便陆续离开了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抱怨“太晒”,这在曲棍球、沙滩排球以及棒球等“好运北京”的比赛中屡见不鲜。“对于盛夏在室外观赛,中国观众的确还没有接受和习惯”,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很多观众还不了解国际上这些在户外进行的比赛都不建造顶棚。”“对于高温,我们会采取相关预案,但更希望观众能主动关注比赛当天的气象条件,提前在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棒球国际邀请赛竞赛部主任李高潮说,“其实,在棒球运动发达的美国和日本,这些都不是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赛事让观众逐渐了解比赛特点,学会接受它,享受它。” “好运北京”还在进行。离奥运会不到一年了,无论赛事的组织者还是观众,要做的还有很多。就像一位志愿者说的那样:“有了今年的积累,明年的奥运会一定能做得更好。” (新华网2007年08月20日07:35:59来源:人民日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青海湖已裂变成湖泊群如不治理将成罗布泊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重要国际湿地,更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东进”的天然屏障。 2004年,媒体刊登一张卫星遥感照片,让人吃惊不小。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这是一个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突出“表征”。有人预言: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彻底蒸发”,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                                          ) 环湖草场沙化严重,湖区不断萎缩,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减少了一大半 近年来,气候剧变、人类活动频繁,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红灯”频亮,恶化的生态不断侵蚀这颗“高原明珠”,让其“遍体鳞伤”。 资料显示,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目前,湖区草地退化面积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超过760平方公里,比上世纪50年代末扩大300多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10.1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风沙活动的范围也由原来主要集中于湖东北部向整个湖盆地带扩展。湖区许多草场毒杂草蔓延,鼠害严重,部分草地变成“黑土滩”。 补给水减少,蒸发量增加,青海湖不断“瘦身”。近百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约1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700平方公里,亏水550亿立方米。半个世纪以前,流入青海湖的河流有108条,到现在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40余条。当地人介绍,布哈河、泉吉河等重要补给河流也时常断流,现在湖区水的总补给量每年为34.57亿立方米,而湖区的年蒸发量高达39.3亿立方米。有关人士指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得到有效遏制,青海湖水源补给会进一步减少,周边沙漠快速扩张,湖面萎缩更快。 生物资源遭破坏。青海湖生产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曾经,青海湖湟鱼资源丰富,蕴藏量约5万吨。而长时间的无序滥捕导致湟鱼资源锐减,已不足开发初期的1/10。如今,曾经广布于青海湖区的雪豹难见一只,普氏原羚也屈指可数,野生动物成群结队的景象鲜得一见。生物资源遭严重破坏,撕裂环湖地区的生态链。 专家认为,环湖地区生态恶化有“天灾”,更有“人祸”:该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对其生态影响巨大;人口快速增长,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对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推波助澜。 (                                                ) 从今年开始投资15.67亿元,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 面对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酷现实,日前,国家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这标志着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针对青海湖生态所患种种“病症”,该规划将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把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有机结合,以求合理“有度”利用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资源,减轻人类的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该规划估算总投资为15.67亿元,其中纳入已有投资渠道实施的工程投资7.15亿元,国家安排专项投资实施的工程投资8.52亿元,规划实施期为10年。工程范围在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进行,面积29661平方公里,几乎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整个工程规划实施期限为10年。通过工程实施,希望实现恢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逐步缓解水位下降的趋势,维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等目的。 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青海湖生物资源。青海省从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禁止到青海湖及湖区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湟鱼产卵场所捕捞湟鱼等。并多次在青海湖人工放养祼鲤幼苗,并严格整治了湖周围的环境,湟鱼资源有所恢复。在环青海湖地区成立普氏原羚特护区,保护这种仅存300多只的动物。 同时,青海湖综合治理规划中还包括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退牧还草85.47万公顷,生态移民4157人,农村饮水安全3.67万人,农村能源建设太阳房556幢等,借此改善流域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青海湖南岸的畜牧业大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把以保护草场生态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场资源为手段的生态畜牧业作为发展方向,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 相信经过10年的“治疗”和“调养”,青海湖“多病”的生态将会得到有效恢复,这颗“高原明珠”会变得更加清澈、美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青海湖已裂变成湖泊群如不治理将成罗布泊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重要国际湿地,更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东进”的天然屏障。 2004年,媒体刊登一张卫星遥感照片,让人吃惊不小。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这是一个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突出“表征”。有人预言: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彻底蒸发”,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                                          ) 环湖草场沙化严重,湖区不断萎缩,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减少了一大半 近年来,气候剧变、人类活动频繁,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红灯”频亮,恶化的生态不断侵蚀这颗“高原明珠”,让其“遍体鳞伤”。 资料显示,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目前,湖区草地退化面积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超过760平方公里,比上世纪50年代末扩大300多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10.1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风沙活动的范围也由原来主要集中于湖东北部向整个湖盆地带扩展。湖区许多草场毒杂草蔓延,鼠害严重,部分草地变成“黑土滩”。 补给水减少,蒸发量增加,青海湖不断“瘦身”。近百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约1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700平方公里,亏水550亿立方米。半个世纪以前,流入青海湖的河流有108条,到现在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40余条。当地人介绍,布哈河、泉吉河等重要补给河流也时常断流,现在湖区水的总补给量每年为34.57亿立方米,而湖区的年蒸发量高达39.3亿立方米。有关人士指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得到有效遏制,青海湖水源补给会进一步减少,周边沙漠快速扩张,湖面萎缩更快。 生物资源遭破坏。青海湖生产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曾经,青海湖湟鱼资源丰富,蕴藏量约5万吨。而长时间的无序滥捕导致湟鱼资源锐减,已不足开发初期的1/10。如今,曾经广布于青海湖区的雪豹难见一只,普氏原羚也屈指可数,野生动物成群结队的景象鲜得一见。生物资源遭严重破坏,撕裂环湖地区的生态链。 专家认为,环湖地区生态恶化有“天灾”,更有“人祸”:该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对其生态影响巨大;人口快速增长,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对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推波助澜。 (                                                ) 从今年开始投资15.67亿元,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 面对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酷现实,日前,国家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这标志着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针对青海湖生态所患种种“病症”,该规划将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把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有机结合,以求合理“有度”利用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资源,减轻人类的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该规划估算总投资为15.67亿元,其中纳入已有投资渠道实施的工程投资7.15亿元,国家安排专项投资实施的工程投资8.52亿元,规划实施期为10年。工程范围在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进行,面积29661平方公里,几乎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整个工程规划实施期限为10年。通过工程实施,希望实现恢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逐步缓解水位下降的趋势,维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等目的。 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青海湖生物资源。青海省从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禁止到青海湖及湖区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湟鱼产卵场所捕捞湟鱼等。并多次在青海湖人工放养祼鲤幼苗,并严格整治了湖周围的环境,湟鱼资源有所恢复。在环青海湖地区成立普氏原羚特护区,保护这种仅存300多只的动物。 同时,青海湖综合治理规划中还包括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退牧还草85.47万公顷,生态移民4157人,农村饮水安全3.67万人,农村能源建设太阳房556幢等,借此改善流域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青海湖南岸的畜牧业大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把以保护草场生态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场资源为手段的生态畜牧业作为发展方向,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 相信经过10年的“治疗”和“调养”,青海湖“多病”的生态将会得到有效恢复,这颗“高原明珠”会变得更加清澈、美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近年来,在全球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新知识喷薄而出,知识的寿命越来越短,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面对突如其来的知识海洋,为了生存和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被不断地提出,并得到广泛传播。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网络教育模式发展的基础。它扮演着信息源和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使得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不复存在,它起着师生之间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综合使用,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解释和传授内容信息,使学习者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表现,远程教育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教育的形式。我们认为迄今为止,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代历程:传统的远程教育、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充分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传递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者可以更容易、更迅速、更生动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和 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将使学习信息的获取轻而易举,学生将会因需而学,从而逐步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方式。      大众普及性,其开放性为不同基础、不同经历的受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时它的灵活性,也为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受教育者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能。      实现远程双向实时交互式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可以把教育内容方便地输送到不同城市、乡村、企业直至家庭,真正意义上满足不同求学者的在岗学习要求。     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课程、教师、教材、进度,师生可以个别交谈、答疑。在教学过程中,异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向或多向实时交流得以实现,为课堂讨论、解惑提供保证。个性化的学习与规模化的教学在新的网络教育方式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网络教育起步较晚,同国外网络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的信息化程度以及网民对网络教育认知程度的提高,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近年来,在全球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新知识喷薄而出,知识的寿命越来越短,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面对突如其来的知识海洋,为了生存和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被不断地提出,并得到广泛传播。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网络教育模式发展的基础。它扮演着信息源和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使得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不复存在,它起着师生之间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综合使用,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解释和传授内容信息,使学习者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     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表现,远程教育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教育的形式。我们认为迄今为止,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代历程:传统的远程教育、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充分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传递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者可以更容易、更迅速、更生动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和 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将使学习信息的获取轻而易举,学生将会因需而学,从而逐步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方式。      大众普及性,其开放性为不同基础、不同经历的受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时它的灵活性,也为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受教育者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能。      实现远程双向实时交互式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可以把教育内容方便地输送到不同城市、乡村、企业直至家庭,真正意义上满足不同求学者的在岗学习要求。     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课程、教师、教材、进度,师生可以个别交谈、答疑。在教学过程中,异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向或多向实时交流得以实现,为课堂讨论、解惑提供保证。个性化的学习与规模化的教学在新的网络教育方式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网络教育起步较晚,同国外网络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的信息化程度以及网民对网络教育认知程度的提高,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最近联手发现,距今4万―3万年前后,青藏高原就可能已有人类活动,并深入到了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严酷,人类何时开始登上这片荒原,一直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关注的焦点。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等3位科学家,通过研究分析产自藏北高原色林错湖的旧石器石制品的原生地层,认定其为古湖滨阶地,成于距今4万―3万年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也就是这批石器的年代。同时,通过与前人研究及其他研究手段对照,显示人类可能在该时间段已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 之前,人类学家认为藏族人是世界上最早永久占据高海拔地区的现代人,大约在距今5万―2.5万年已涉足西藏,比南美安第斯人占据安第斯高原的年代要早得多。色林错旧石器可以为此推测提供实证。 科学家同时发现,色林错石器表现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年代不晚于距今3.5万年)文化风格,暗示着藏北早期人类的出现可能与晚更新世早期的人类迁徙浪潮有关。晚更新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地理大扩张时期”,晚期智人不但横贯旧大陆,还首次踏上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的亘古荒原。位于亚洲交通“十字路口”的青藏高原,理应不会“置身事外”。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藏北高原发现史前人类遗址不下20处,但遗物大多采自地面,时代难以确定。 此次研究表明,4万―3万年前后的青藏高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环境、气候很好,气温可能要比现在高2―3摄氏度。这个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新证据,而且研究发现地点位于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意义更大。 色林错石器表现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和所谓的“文化西来论”无关。实际上,早期人类一直处于不断反复迁徙的过程中,迁徙的动力是环境和气候变化。环境变化首先影响植被分布变化,植被又影响动物。而食草动物又是当时以打猎为生的人类的主要食物,因此人类随着动物群的迁徙反复迁徙、扩散,并在双向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这种风格的石器出现在藏北高原,就是早期人类大迁移的生动证据。 另外,不久前在拉萨西北的河谷山坡上发现的人类手印、足印和火塘遗迹,可能暗示进入末次盛冰期(距今2.3万―1.3万年)时人类并未离开高原。联系人类学家的推测,这些早期人类可能就是今天藏族人的祖先。 当然,目前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旧石器考古材料还十分稀少,尚无人类化石记录,要准确地复原人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史的时机还未成熟。我们期待更多的新发现。(记者余建斌点评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 (新华网2007年08月20日11:21:02来源:人民日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最近联手发现,距今4万―3万年前后,青藏高原就可能已有人类活动,并深入到了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严酷,人类何时开始登上这片荒原,一直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关注的焦点。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等3位科学家,通过研究分析产自藏北高原色林错湖的旧石器石制品的原生地层,认定其为古湖滨阶地,成于距今4万―3万年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也就是这批石器的年代。同时,通过与前人研究及其他研究手段对照,显示人类可能在该时间段已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 之前,人类学家认为藏族人是世界上最早永久占据高海拔地区的现代人,大约在距今5万―2.5万年已涉足西藏,比南美安第斯人占据安第斯高原的年代要早得多。色林错旧石器可以为此推测提供实证。 科学家同时发现,色林错石器表现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年代不晚于距今3.5万年)文化风格,暗示着藏北早期人类的出现可能与晚更新世早期的人类迁徙浪潮有关。晚更新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地理大扩张时期”,晚期智人不但横贯旧大陆,还首次踏上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的亘古荒原。位于亚洲交通“十字路口”的青藏高原,理应不会“置身事外”。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藏北高原发现史前人类遗址不下20处,但遗物大多采自地面,时代难以确定。 此次研究表明,4万―3万年前后的青藏高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环境、气候很好,气温可能要比现在高2―3摄氏度。这个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新证据,而且研究发现地点位于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意义更大。 色林错石器表现出浓厚的欧洲旧石器中期文化风格,和所谓的“文化西来论”无关。实际上,早期人类一直处于不断反复迁徙的过程中,迁徙的动力是环境和气候变化。环境变化首先影响植被分布变化,植被又影响动物。而食草动物又是当时以打猎为生的人类的主要食物,因此人类随着动物群的迁徙反复迁徙、扩散,并在双向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这种风格的石器出现在藏北高原,就是早期人类大迁移的生动证据。 另外,不久前在拉萨西北的河谷山坡上发现的人类手印、足印和火塘遗迹,可能暗示进入末次盛冰期(距今2.3万―1.3万年)时人类并未离开高原。联系人类学家的推测,这些早期人类可能就是今天藏族人的祖先。 当然,目前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旧石器考古材料还十分稀少,尚无人类化石记录,要准确地复原人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史的时机还未成熟。我们期待更多的新发现。(记者余建斌点评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 (新华网2007年08月20日11:21:02来源:人民日报)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