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简答题)

2008年3月,著名的TZ超市在H市人才市场召开了专场招聘会,拟在H市招聘15名销售部门经理。招聘当天,TZ的招聘工作人员把H市人才市场的二楼大厅布置得井井有条。楼梯上贴着TZ超市的宣传画,二楼门口放着一台电视机,连续播放着介绍TZ资料的影碟。负责招聘工作的邢女士说:“TZ重视流程管理,招聘工作也不例外。我们在招聘时早己做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招聘计划,我们只要在招聘的各个流程环节中把好关,招聘的质量不会有问题。” TZ的招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领表。进场的应聘者要先在入口处领取一张申请表,填写有关个人资料、教育程度、家庭状况、为什么来TZ工作等问题。领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能淘汰掉不少应聘者。比如有些人到TZ来应聘却没有准备简历和照片等基本资料,TZ认为他可能缺乏策划组织能力,不太适合做零售业的部门经理,TZ通常是不给此类应聘者机会的。 (2)初选。应聘者填好申请表之后,将其交给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由他们进行初选。邢女士说,在这个过程中TZ会认真地看申请表,问应聘者一些问题,再淘汰一些明显不适合的应聘者。 (3)初试。通过TZ的初选后,应聘者就可以到部门经理那里面试了。TZ的一个门店的7位部门经理(包括4个销售部门的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收银处经理和财务经理)参加面试,经理们都会问一些问题。根据每一位应聘者回答的情况,都会写下A、B、C、D的评语。通常被评为“A、B”的应聘者才有可能参加下一轮面试。 (4)复试。通过了初次面试的人员,一周内会接到TZ人力资源部的复试电话通知。接下来还要经过至少2次面试,最后才接受总经理的面试。这时,初试过关的10位人员中大约会有l位能够成为TZ的员工。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TZ在H市人才市场召开招聘会,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在招聘的“初选”阶段,审查申请表时,您认为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答:TZ在H人才市场召开招聘会主要要做以下6方面准备工作:
a、准备展位。为了吸引求职者,有效的参加招聘会的关键是在会场设立一个有吸引力的展位。
b、准备资料和设备。在招聘会上,通常可以发放一些宣传品和招聘申请表,这些资料需要事先印制好,而且准备充足的数量,以免很快发完。
c、招聘人员的准备。参加招聘会的现场人员最好有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也要有销售部门的人员,所有现场人员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d、有关的协作方沟通联系。在招聘会开始之前,一定要与H人才市场进行沟通。
e、招聘会的宣传工作。如果是专场招聘会,会前要做好宣传工作,可以考虑利用报纸、广告等媒体,或者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招聘会信息。
f、招聘会后的工作。招聘会结束后,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所收集到的简历整理一下,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与应聘者取得联系。
(2)答: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判断应聘者的态度。在筛选申请表时,首先要筛选出那些填写不完整和字迹难以辨认的材料。
b、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在审查申请表时,要估计背景材料的可信程度,要注意应聘者以往经历中所任职务、技能、知识与应聘岗位之间的联系。
c、注明可疑之处。不论时简历还是应聘申请表,很多材料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内容上的虚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人资料和招聘申请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决策人员往往凭个人的经验和主观臆断来决定参加复试的人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应该在条件允许下,尽量让更多的人参加复试。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2008年3月,H公司在与公司工会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公司行政首席协商代表蒋总认为:集体合同应当对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包括成本、销售额等指标的具体完成情况作出相应规定;并认为将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作为集体合同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但工会首席协商代表老赵则持反对意见。工会代表的讨论和阐述,最终使得蒋总等公司代表心服口服并接受了工会代表的意见,决定放弃原来的见解,不将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作为集体合同的内容。 试分析工会代表老赵等是如何说服企业代表的,其理由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公司是一个新组建的单位,准备在2008年3月份进行生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张部长准备按公司的要求制定内部劳动规则。 请问: (1)劳动规则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 (2)具体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5年6月,19岁的李某从东北农村来到北京,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2007年8月,已有两年多工作经验的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仍没有保留住李某的左手。在医院治疗期间,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了李某的工伤。2008年3月李某治疗终结后,被制定的工伤鉴定机构确定为工伤致残四极。身为农民工的李某失去了劳动能力,给其今后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印刷厂提出按国家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异地安家费、并按社会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次性支付他抚恤金58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2、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应享受什么样的工伤致残待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5年6月,19岁的李某从东北农村来到北京,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2007年8月,已有两年多工作经验的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仍没有保留住李某的左手。在医院治疗期间,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了李某的工伤。2008年3月李某治疗终结后,被指定的工伤鉴定机构确定为工伤致残四级。身为农民的李某失去了劳动能力,给其今后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印刷厂提出按国家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异地安家费、并按社会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次性支付他抚恤金58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8分) (2)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应享受什么样的工伤致残待遇?(12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4月,傅某加入上海一外资软件公司,担任设计师工作,月薪4000元。2011年6月开始担任公司首席设计师,月薪9000元。 2011年11月1日傅某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将搬至北京,员工如果愿意随公司搬迁的,则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员工如果不愿随公司搬迁的,公司将自11月底解除合同。 傅某不愿随公司搬迁,于是公司于2011年12月初为傅某办理了退工手续,但补偿问题公司却拖延不决。傅某在多次与公司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申请了劳动仲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4月,傅某加入上海一外资软件公司,担任设计师工作,月薪4000元。2011年6月开始担任公司首席设计师,月薪9000元。 2011年11月1日傅某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将搬至北京,员工如果愿意随公司搬迁的,则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员工如果不愿随公司搬迁的,公司将自11月底解除合同。 傅某不愿随公司搬迁,于是公司于2011年12月初为傅某办理了退工手续,但补偿问题公司却拖延不决。傅某在多次与公司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申请了劳动仲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4月,傅某加入上海一外资软件公司,担任设计师工作,月薪4000元。2011年6月开始担任公司首席设计师,月薪9000元。 2011年11月1日傅某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将搬至北京,员工如果愿意随公司搬迁的,则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员工如果不愿随公司搬迁的,公司将自11月底解除合同。 傅某不愿随公司搬迁,于是公司于2011年12月初为傅某办理了退工手续,但补偿问题公司却拖延不决。傅某在多次与公司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申请了劳动仲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43年,提出了著名“需求层次理论”的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