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所知障)。
弥勒大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
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其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
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
(1)因时不可知。即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
(2)因地不可知。即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
(3)种多不可知。即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知。
(4)细微不可知。即很多事物未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
这四不可知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智)和事全知(如量智)的主要障碍。
所以,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有人说:穷是一种灾难;有人说:穷是一种悲剧;有人说:穷是一种力量;有人说:穷是一种财富;还有人说:穷是一种自主选择。同样对于“穷”的理解,人们之间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反映的哲理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善心最重要,也有人说,善行最重要。你怎么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积雪可以降温,也有人说积雪可以保温,有无矛盾,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马”是意符,有人说“马”是音符?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一辈子很慢,有人说一辈子很快,你怎么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有为才有位”,也有人说“有位才有为”,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自律就是自由”;也有人说:“个性创造未来”。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无风三尺浪”,你说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爱一行干一行;也有人说,干一行才爱一行。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