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卫考试住院医师皮肤科住院医师
(单选题)

下列哪种检查,对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与Cushing病最有意义()

A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

B葡萄糖耐量试验

C测试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

D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历年考生疑问甚多,特作详细解释。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中生物作用最强的激素之一,仅需要很小的量即能达到与天然皮质醇相似的作用,因其量小,分布在血中浓度很低,难以用常规放射免疫定量测定法测出,故对测定自身皮质醇分泌量无影响。本试验利用地塞米松这一特性,通过其对垂体、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作用,及由此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的程度,来了解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是否高于正常,其可能的病变在那个器官。根据给予地塞米松的剂量和方法不同分为4种方式,临床意义也各有不同。(1)午夜1次法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是对照日晨8时抽血测定皮质醇,当晚24时口服地塞米松0.75毫克(肥胖者可增至1~1.5毫克),次日晨8时再采血测定皮质醇。结果分析:对照日皮质醇水平应在正常范围(8点,184.9~593.4纳摩尔/升)之内,服药后应降至82.8纳摩尔/升以下。此试验的临床意义,是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如服药后>82.8纳摩尔/升,应进一步选择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0.5毫克,1次/6小时,共2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二天留24小时尿查尿游离皮质醇,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三日晨8时抽血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结果分析:服药后尿游离皮质醇应抑制到<69纳摩尔/24小时,血皮质醇应<82.8纳摩尔/升。临床意义:如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不被抑制,提示存在皮质醇增多症。(3)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2毫克,1次/6小时,共2天。留尿、查血方法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分析:服药后,血、尿皮质醇值降至对照值的50%以下为有反应。临床意义:用于鉴别库欣综合征的病因。如果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高皮质醇血症,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再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也不会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有多大影响,血、尿皮质醇亦变化不大。而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垂体病变引起的库欣病会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皮质醇分泌也相应减少,抑制率多能达到>50%。(4)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0.75毫克,1次/6小时,共5天。分别于服药前一天及服药第三、五天留24小时尿查17-酮类固醇。结果分析:服药后尿17-酮类固醇与对照值比较,被抑制达50%以上为正常。临床意义:主要用于了解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是否正常。如基础尿17-酮类固醇高于正常,经地塞米松抑制后,可下降50%以上,提示升高的17-酮类固醇来源于肾上腺;如小于50%,提示可能来自性腺或其他部位。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鉴别诊断皮质醇增多症因垂体肿瘤抑或肾上腺肿瘤引起的试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各项检查中,用来鉴别Cushing病和肾上腺皮质癌较可信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由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其皮质醇的分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异位ACTH综合征最简便的实验室检查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如果经血ACTH,血、尿皮质醇测定,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头颅、胸腹部影像学等检查仍不能鉴别垂体性Cushing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则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进行鉴别最为可靠()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38岁男性患者,因进行性消瘦伴体位性头晕,饭前经常心悸,手抖就诊,既往结核病史(-)。查体消瘦,皮肤色素沉着,BP78/50mmHg,血糖3.0mmol/L,抗。肾上腺抗体(-),皮质醇72mmol/L(正常165~441mmol/L)。为进一步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下述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关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哪种不良反应()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Addison病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