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农学
(简答题)

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纬度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变化: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量不同,产生热量差异。如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降低0.5-0.7℃。
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沿纬度的变化,土壤也间接受到影响,其分布亦出现了有规律的变化,如我国从南到北依次为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和灰化土;在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下,植被沿纬度的分布也出现有规律的更替,即纬度地带性。如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北方针叶林、苔原。
我国植被分布纬度地带性:从南自南沙群岛,北至黑龙江,跨50多个纬度,由于纬度的差异,从南向北形成各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与此相应,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区。
(2)经度
经度地带性:植被因水分状况而按经度呈带状有规律的更替。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因此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变化,即由沿海的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原到干旱区的荒漠。
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
我国东西横跨经度约62°,陆地上大气降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洋蒸发的水汽,我国东临太平洋,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的程度不同,在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湿润森林、半干旱草原和干旱荒漠。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植被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低的有规律分布,这种现象称为植被水平分布。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3)海拔
温度、降水随海拔变化: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5~0.6℃。相当于平地北移60km。降水最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界限后,降水量又开始降低。
垂直地带性: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垂直交替。
垂直带谱: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的具体顺序。
垂直带谱的特点
垂直带谱的基带与该山体所在地区的水平地带性植被相一致。越向高纬度,垂直带谱越简单,极地为冻原带,水平带与垂直带重合。在同一纬度内,经度不同也影响山体植被的垂直带谱。如长白山(东经128°)、西部的天山(东经86°),两者均北纬42°。但长白山距海较近,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天山位于内陆,属荒漠范围。
(4)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纬度、经度、海拔三个方向上植被类型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地带性植被:随着地带性变化的植被类型,称为地带性植被或显域植被。
非地带性植被:在同一地带范围内,常常会因各种生态因子的差异而导致植被分布发生变异,这种由于特殊生存条件而超越其地带范围以外而分布的植被,称为非地带性植被或隐域植被或超地带植被或泛域植被。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简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影响陆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陆地生态系统按照人为影响的强度不同可分为()和人工生态系统。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限制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作水域和陆地两大生态系统间的比较。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各种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占总入射日光能的比率都不高,那么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分析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限制因素的差异。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