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题干)

本题共计 4 个问题

背景资料: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内含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控制室工程,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螺栓(摩擦)连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摩擦面打磨后拼装。高强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问题,停工整改后通过验收。
事件二:装饰装修施工前,装修单位上报中央控制室的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不上人)施工方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φ6吊杆,长1.2m;
(2)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冲击电锤成孔;
(3)主龙骨间距960mm,吊挂在吊杆上;
(4)次龙骨间距500mm,紧贴主龙骨安装;
(5)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6)纸面石膏板四角先固定在龙骨上,然后固定四边,最后固定中心,确保牢固。
监理认为部分做法不妥,退回施工单位改正后,签字审批,按方案组织施工。
事件三:吊顶内设备、管线及填充材料施工就绪且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75d,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简答题
1

指出事件一中从钢构件制作到拼装完毕过程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之一:所有外露部位均涂底漆。
理由:除设计明确要求外,摩擦面不应该涂漆。
不妥之处二:直接用高强螺栓作为临时螺栓使用。
理由:应先用临时螺栓或冲钉定位,对其结构架设调整完毕,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接合部摩擦面贴紧后,才能安装高强度螺栓。
不妥之处三:高强螺栓的拧固顺序从四周向中心进行不妥。
理由:一个接头上的高强度螺栓,初拧、复拧、终拧都应从螺栓群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逐个拧紧。

答案解析

此题考察钢结构施工技术。
仔细审题,事件一钢结构施工共有三句话:一是钢结构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二是直接用高强螺栓作临时螺栓固定;三是高强螺栓从四周向中心的紧固顺序。
回答的时候,按这三句话分别进行判断和回答即可。
第一句:所有外露部位均涂底漆,常规情况下摩擦面不应该涂漆。虽然在安装高强螺栓前,通常会清理摩擦面,但摩擦面涂漆仍不正确。
第二句:直接用高强螺栓对位、校正后紧固,按规范,应该用临时螺栓或冲钉定位,然后用高强螺栓替换后拧紧。也就是说,直接用高强螺栓当临时螺栓使用,这一处不妥隐含在背景材料中,需仔细推敲才能发现。
第三句:高强螺栓紧固的顺序不正确,无论初拧还是终拧,均应该从中部向四周扩展逐个拧紧。
简答题
2

指出事件二中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纸面石膏板吊项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与正确做法如下:
不妥之一:采用φ6吊杆,长1.2m。
正确做法:长1.2m的吊杆应采用φ8吊杆。
不妥之二: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正确做法: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应沿纵向次龙骨铺设。
不妥之三:纸面石膏板四角先固定在龙骨上,然后固定四边,最后固定中心。
正确做法:纸面石膏板与龙骨固定,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四边进行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

答案解析

此题考察吊顶工程施工技术。
针对事件二中内容,逐一分析如下:
(1)对于不上人的吊顶,当吊杆长度大于1000mm,应采用φ8吊杆;吊杆长度在1000mm以下的可以采用φ6的吊杆。
(2)如果有现场施工管理经验,这一问不难,现场的常规做法。
(3)主龙骨应吊挂在吊杆上,间距900~1000mm。
(4)次龙骨紧贴主龙骨安装.间距300~600mm。
(5)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即包封边)应沿纵向次龙骨铺设,而不应该是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6)纸面石膏板与龙骨固定,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四边进行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以防止钉固过程中,石膏板不均匀受力或残留内力。
简答题
3

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至少列出四项)?

正确答案

(1)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做法正确。
理由:施工单位应在石膏面板安装前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2)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须隐蔽验收的项目有:
1)吊顶内管道(风管或水管)的安装及试验;
2)吊顶内设备的安装及试验;
3)木龙骨防火处理;
4)木龙骨防腐处理;
5)预埋件;
6)预埋拉结筋;
7)吊杆(拉杆)安装;
8)龙骨安装;
9)填充材料的设置。

答案解析

此题考察墙面、吊顶及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仔细审题,在事件三中,吊顶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
也就是说,在龙骨、拉结筋、吊杆、填充材料、吊顶内机电设备及管线等未经隐蔽验收时就已进入面板安装的工序,显然是不符合隐蔽验收本意的。
现实项目施工中,大多数项目可能都是这样操作的,但并不代表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正确的程序应该是所有隐蔽项目验收通过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面板安装施工。
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吊顸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吊顶内管道、设备的安装及水管试压。
2)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
3)预埋件或拉结筋。
4)吊杆安装。
5)龙骨安装。
6)填充材料的设置。
背景资料未提及的项目,不在答题考虑之列。
简答题
4

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正确答案

(1)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合理。
(2)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做法合理。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应由施工单位将建设工程档案直接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正确做法应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建设单位送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答案解析

此题考察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范围与档案报送期限。
本题是《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提问,对于有现场实践经验的考生,此题其实不难。
首先考核建设工程档案的报送时限:在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本案例中竣工后75d没有问题,只是起迷惑作用。
其次是责任划分的问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单位正确做法应是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建设单位移交,然后由建设单位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后,由建设单位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显然,建设工程档案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并报送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而不应由施工单位进行。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内含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控制室工程,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螺栓(摩擦)连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摩擦面打磨后拼装。高强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问题,停工整改后通过验收。 事件二:装饰装修施工前,装修单位上报中央控制室的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不上人)施工方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φ6吊杆,长1.2m; (2)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冲击电锤成孔; (3)主龙骨间距960mm,吊挂在吊杆上; (4)次龙骨间距500mm,紧贴主龙骨安装; (5)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6)纸面石膏板四角先固定在龙骨上,然后固定四边,最后固定中心,确保牢固。 监理认为部分做法不妥,退回施工单位改正后,签字审批,按方案组织施工。 事件三:吊顶内设备、管线及填充材料施工就绪且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75d,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内含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控制室工程,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螺栓(摩擦)连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摩擦面打磨后拼装。高强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问题,停工整改后通过验收。 事件二:装饰装修施工前,装修单位上报中央控制室的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不上人)施工方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φ6吊杆,长1.2m; (2)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冲击电锤成孔; (3)主龙骨间距960mm,吊挂在吊杆上; (4)次龙骨间距500mm,紧贴主龙骨安装; (5)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6)纸面石膏板四角先固定在龙骨上,然后固定四边,最后固定中心,确保牢固。 监理认为部分做法不妥,退回施工单位改正后,签字审批,按方案组织施工。 事件三:吊顶内设备、管线及填充材料施工就绪且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75d,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指出事件二中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内含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控制室工程,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螺栓(摩擦)连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摩擦面打磨后拼装。高强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问题,停工整改后通过验收。 事件二:装饰装修施工前,装修单位上报中央控制室的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不上人)施工方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φ6吊杆,长1.2m; (2)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冲击电锤成孔; (3)主龙骨间距960mm,吊挂在吊杆上; (4)次龙骨间距500mm,紧贴主龙骨安装; (5)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沿横向主龙骨铺设; (6)纸面石膏板四角先固定在龙骨上,然后固定四边,最后固定中心,确保牢固。 监理认为部分做法不妥,退回施工单位改正后,签字审批,按方案组织施工。 事件三:吊顶内设备、管线及填充材料施工就绪且石膏面板大面积安装完成,施工单位请监理工程师通过预留未安装面板部位对吊顶工程进行隐蔽验收,被监理工程师拒绝。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75d,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木龙骨石膏板吊顶工程应对哪些项目进行隐蔽验收(至少列出四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钢构件加工过程中,驻加工厂监理发现个别构件焊接时出现咬边,经过施工单位的科技攻关,得以解决。事件二:钢构件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后进行拼装。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度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监理工程师指出错误,责令整改。事件三:钢结构施工完毕,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钢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认为达到验收合格的条件,同意通过验收。事件四: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的第75天,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耐火材料厂新建厂区工程,主体为一重钢结构多层厂房,地下部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地上部分柱为钢管混凝土,其他构件均为H型钢构件,钢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钢构件加工过程中,驻加工厂监理发现个别构件焊接时出现咬边,经过施工单位的科技攻关,得以解决。事件二:钢构件制作完成、并经检测合格的构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喷涂底漆后运至施工现场,现场尺寸校验后进行拼装。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先初拧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对接合件进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变形、错位和错孔后,再复拧达到紧固。高强度螺栓安装时从中部向四周逐个进行,初拧及终拧从四周向中心进行,并保持四个方向对称拧紧。监理工程师指出错误,责令整改。事件三:钢结构施工完毕,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钢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认为达到验收合格的条件,同意通过验收。事件四: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的第75天,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