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卷二
(单选题)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A震慑犯罪

B防止泄密

C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D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逮捕条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要求具备的情形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刘某因涉嫌强奸一案,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被告人上诉后,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于是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对原事实审理后,认为本案量刑过轻,应该判处死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张原因被当事人指认犯有强奸罪,自已无能力找出无罪证据而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后因另案使真正实施了强奸行为的李凯落入法网,且李凯对其强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对张原强奸案重新审理,并宣告无罪,予以当庭释放。张原依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了赔偿申请。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证据是证明犯罪情况的一切事实。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李某涉嫌颠覆国家政权一案中,一审判决李某有期徒刑2年,后只有李某提起了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判处剥夺政治权利而没有判处,则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李某被某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对此,下列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1.2009年5月,某县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以盗窃罪分别判处共同犯罪的被告人黄某(17岁)、李某(19岁)、蒋某(31岁)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000元、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000元。判决宣告后,黄某和蒋某都以量刑过重为由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害人方某在法定期限内以"对被告人判刑太轻"为由也提出上诉。二审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该案时,发现一审人民法院对黄某进行公开审理有违法律规定,便在案件发生地对共同犯罪案件中黄某和蒋某的盗窃事实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审理后发现对黄某和蒋某的认定事实清楚又证据确实、充分,但量刑确实过轻,遂裁定将该案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的原审合议庭对该案再次进行审理,审理中发现本应在押的被告人李某在逃,遂对其犯罪事实不予认定,将其案卷材料退回人民检察院,只对黄某和蒋某的犯罪事实进行审理,对黄某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对蒋某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8000元。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将黄某、蒋某连同有关法律文书一同送交监狱执行,人民法院应监狱的要求,将二人的羁押场所通知其家属。执行期间,监狱又发现蒋某犯有在判决时没有发现的抢劫罪,经劳改机关报请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将案件移送该案发生地A区人民法院处理。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处理在程序上有哪些不当之处?为什么?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