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际经济法》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卖方)与德国乙公司(买方)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使用了“CIP汉堡”贸易术语。下列哪一种说法符合该贸易术语的要求?()

A货物应运至汉堡港

B货物风险自货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C由甲公司负责办理进口手续

D甲公司订立多式联运运输合同,乙公司负责办理保险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CIP是指“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在该贸易术语下,风险转移时是交货时,交货地点是在出口国货交承运人,如果是在中国内陆某地点交货,则中国卖方在该地点货交陆运承运人后,货物风险转移至买方,如果是在中国某港口交货,则中国卖方就在该港口货交水运承运人,不管是采用多式联运还是海运直接运往目的地,都是在卖方货交第一个承运人时风险转移。CIP下,运输和保险都由卖方安排。根据“卖出买进除首尾”,进口手续由买方负责,出口手续由卖方负责。因为CIP贸易术语下,采取的运输方式可以是各种运输,而不限于海运,因此“CIP汉堡”并不一定表明货物应运至汉堡港,也可能是运至汉堡的陆地某个卸货地点。据此,B项正确;ACD错误。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美国A公司(卖方)与中国B公司(买方)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价格条件为CIF大连。货物由C公司承运,在该贸易中,货物的保险费应由()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土耳其甲公司(卖方)与泰国乙公司(买方)订立一货物买卖合同。乙公司申请开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规定装船时间为2003年5月10日前,而甲公司由于货源上的原因,最早要到2003年5月15日才能备齐货物并装船付运。下列哪一种做法是甲公司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卖方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为排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冲破,水顺着破洞流人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货物的损失应由()来负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签订一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5万套玩具,共计30万美元。货物分两批交付。买方预付款10%,余款在买方提货10日内电汇给卖方。一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1万美元。 合同订立后,买方如约支付了预付款,卖方按时发运了第一批货物。 买方收到货物后借故不按时付余款,直到收货后起3个月才汇付第一批货款。 这一期间,卖方通过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了解到买方被其他债权人起诉,财产被查封,随时有破产可能。遂中止履行第二批交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某国A公司(卖方)与中国B公司(买方)订立了一份向中国进口化肥的合同。合同规定,1994年1月30日前开出信用证,2月5日前装船。1月28日买方开来信用证,有效期至2月10日。由于卖方按期装货发生困难,故电请买方将装船期限延至2月15日并将信用证有效期延长至2月20日,买方回电表示同意,但未通知开证银行。2月14日货物装船后,卖方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