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设计》
(简答题)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要包含哪四个要素?

正确答案

⑴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在实际的行为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切忌使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之类的表述,因为这类表述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可是在实际中,却有许多人习惯于使用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表述,即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之类的词汇,这是不妥当的。
⑵行为动词。行为目标要表述的是学生能够做出某种行为,而这是要用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述的。行为动词的使用是行为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⑶行为条件。行为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境。
⑷表现程度。行为目标的表述需要指明表现程度,即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行为表现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百分之九十”、“完全”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包含()、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行为目标的表述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美国学者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全部教学目标被分为()、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四个领域。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的要素包括()。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教学目标的内外结合表述法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行为目标开始流行始于19世纪初,主要受唯科学主义思潮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学习者通过讲述某件事,把要传递的信息表述出来了属于()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教学目标是指某门课程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