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继续教育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单选题)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某油罐拟建在深厚匀质软黏土地基上,原设计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20mm,现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工后沉降控制值改为80mm。修改设计时采用下列哪一选项的措施最为有效?()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某均质深厚软黏土地基,经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下述哪几项长桩和短桩的组合是合理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3,内摩擦角φ=0°,黏聚力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见《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荷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c最接近()。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在设计某海港码头时,对于深厚软弱土地基采用抛石基床。为使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还可以采用()的措施。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港湾淤泥黏土层厚3m左右,经开山填土造地填土厚8m,填土中块石大小不一,个别边长超过2.0m,现拟在填土层上建5~6层住宅,在下述地基处理措施中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某场地土层为:上层3m为粉质土,以下为含有层间潜水的4m厚的细砂,再下面是深厚的黏土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0m,不允许在坑外人工降低地下水。在下列支护方案中,选用()的方案比较合适。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软土地基上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8m,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6m,问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因素?()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场地中淤泥质黏土厚15m,下为不透水土层,该淤泥质黏土层固结系数Ch=Cv=2.0×10-3cm/s,拟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加固,采用袋装砂井排水,井径为dw=70mm,砂井按等边三角形布置,井距s=1.4m,井深度15m,预压荷载P=60kPa;一次匀速施加,时间为12天,开始加荷后100天,平均固结度接近()。(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尺寸4m×6m,基础埋深为2.0m,地下水位埋深1.0m,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天然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75,天然重度为18kN/m3)在该土层上进行三个静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10kPa和135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