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单选题)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世纪初,有一个名叫塔贝尔的记者,她的父亲是一个小石油生产商,在洛克菲勒的垄断面前,不堪竞争,遭受排挤,最终倾家荡产。她用亲眼目睹的事实发表了长篇系列报道,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共鸣。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妨碍了自由竞争,并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拆分成40个小公司。材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判断该事件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05年《时报》报道了一对青年婚礼的流程:一、来宾入场。二、新人入场。三、新人行结婚礼,相对三揖。四、唱歌奏乐。五、证人曹君宣读证书。六、来宾祝词。七、来宾演说。八、唱歌散会。”其反映当时一些地区婚礼()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国自由岛的重要观光景点。自由女神的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拿着一部文献。这部文献的名称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