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教育学
(简答题)

试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一)认知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1、阅读和听故事
2、录音录像:让学生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录音录像。
3、艺术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4、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来训练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故事接力等。
(二)操作法
1、游戏
2、作业:借助练习、劳动、手工等各种作业
3、心理测验
4、讲演:事先准备和即兴发挥,可以训练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5、绘画:例如集体做画培养合作性。
6、唱歌:调动情绪,引起共鸣。
(三)讨论法
1、专题讨论:针对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新学期,讨论如何适应环境;考试前,讨论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放假前,讨论如何度过假期。
2、辩论
3、脑力激荡
4、配对讨论:两个人先讨论,得到结果,再与另两个人的意见协商,形成四个人的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
5、六六讨论:分组讨论,每组6人,每人发言一分钟,人人参与且省时的讨论方法。
6、意见箱:要求学生平时将意见或问题投入意见箱,在上心理课时,向全班宣读,共同讨论。
(四)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主要有:
1、哑剧表演:老师提出主题或情景,让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例如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赞美别人的情景。促进非言语沟通。
2、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适合于社交困难的学生。如与异性交往困难。
3、角色互换:参与的人有两个或更多。如一个扮演失败者,一个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
4、双重扮演: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5、改变自我:让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例如,多动学生,扮演改变后不再多动。
6、魔术商店:老师扮店主,学生扮买主,贩卖理想、健康、幸福、财富等,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及原因,老师问愿意拿什么来交换。
(五)行为改变法
利用行为强化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行为或消除不良行为。如:奖励与惩罚;示范学习;肯定性训练;果敢训练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教学模式为主。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和行为改变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普通教育学》推动了教学论的科学化进程。它建立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提出()为标准的课程体系,“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的教学原则。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比利时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逐渐形成了以兴趣为中心、以整体为原则的课程和教学系统,这一教学法包括观察、联系和表达三个步骤。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