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单选题)

在一些大公司中,总经理、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宜采用以()为导向的考评方法

A结果

B以行为或品质特征

C工作表现

D工作能力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RB公司是一家皮鞋制造企业,拥有近400名员工。针对公司生产线频频出现质量事故、质量检查员疏忽大意、管理部门质量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公司领导决定举办专门的质量管理培训课程来解决这些问题。 质量管理的培训课程被安排在每周五晚上七点至九点时进行,为期10周。员工可以自愿听课,公司不给员工支付额外的工资。但是公司主管表示,如果员工能积极地参加培训,那么其培训的考核结果将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公司以后提职或加薪的重要依据。 培训课程由质量监控部门的李工程师主讲。培训形式包括讲座,放映有关质量管理的录像片及一些专题讨论。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质量的客观条件、质量检验标准、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质量统计方法、抽样检查以及程序控制等内容。公司里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去听课。 课程刚开始时,听课人数平均在60人左右。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听课人数下降到30人左右。而且,因为课程是安排在周五的晚上,所以听课的人员都显得心不在焉,有一部分离家远的人员课听到一半就提前回家了。 在总结这次培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经理总结说:“李工程师的课讲得不错,内容充实,知识系统,而且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至于听课人数的减少并不是他的过错。” 请回答下列问题: (l)您认为这次培训在组织和管理上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如果你是RB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你会怎样安排这个培训项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公司是一家2002年初由国企改制为民营的制药企业,现有员工700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120人,营销人员150、生产辅助人员280、内退100人,内部待岗50人。公司人力资源部刚刚成立一年,共有三人,经理、主管、劳资员各一人。 去年改制后高层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口号,从管理人员开刀,每周六上午为管理人员学习日,一开始安排100来人上大课,每位高层管理者轮流讲课,大约两月后领导感觉效果实在不好,于是终止原计划改为各部门自行组织学习,而且是周六必须大家都来。由于改制后工作一直繁重,不久学习日就变成了加班日,于是人力资源部负责学习的检查考核也只能走过场。总裁倒是还经常组织一些讨论,但只是公司理念等一些口号性的东西。生产人员每年固定的培训倒比较正规,但去年费了好大劲组织200多人的培训后,培训成绩一直是垃圾档案,没有与考核挂钩,原因一是与考核挂钩就涉及下岗问题,二是考试成绩与实际绩效也确实很难紧密联系,这样培训还是走形式而已。 另外从整体来说,公司长远规划模糊,人力资源规划就更没有了,业绩考核参考价值不大,需求分析难于确定,内部人才缺乏,总体人员素质不高。总裁虽然经常强调培训,但也被其他工作弄得焦头烂额,其它高层管理人员就更没这心思。培训主要实施者在人力资源部,尤其是人力资源部主管肩上,公司内部实在没有合格的内部讲师,因此人力资源部主管倾向于以外聘培训机构做管理人员内训作为公司培训工作的突破口,但公司高层却在经费和实际效果的考虑上产生犹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计算题:某IT公司准备在8月进行一次招聘活动,按岗位需求需招聘副总经理1人,开发部经理1人,产品销售部经理1人。消息发布后,前来应聘的人员中副总经理应聘者38人,录用0;开发部经理应聘者18人,录用1;产品销售部经理应聘者人,录用1。公司在这次招聘活动中的预算包括广告费20000元、招聘测试费15000元、体检费3000元、应聘者的纪念品费1000元、招待费00元、录用人员家属安置费用5000元。 请计算:总成本效用率、招聘录用率、招聘完成比、应聘比。(P84)(12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何仁现任和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11月中旬,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12月初的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生将此任务交付给阿仁,并指出必须考虑和处理好下列关键因素: 1、公司的现状。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秘和行政职员56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高层管理人员10人。 2、统计数字表明,近五年来,生产工人的离职率高达8%,销售员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为4%,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3%,高层管理人员只有1%,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3、按企业已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员要增加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6%,而生产及维修工人则要增加5%,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 要求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明年人员补充规划,其中要列出现有的、可能离职的,以及必需增补的各类人员的数目。 假设你是何仁,请针对上述情况和前提条件,编制一份人力资源规划。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公司是一家2002年初由国企改制为民营的制药企业,现有员工700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120人,营销人员150、生产辅助人员280、内退100人,内部待岗50人。公司人力资源部刚刚成立一年,共有三人,经理、主管、劳资员各一人。 去年改制后高层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口号,从管理人员开刀,每周六上午为管理人员学习日,一开始安排100来人上大课,每位高层管理者轮流讲课,大约两月后领导感觉效果实在不好,于是终止原计划改为各部门自行组织学习,而且是周六必须大家都来。由于改制后工作一直繁重,不久学习日就变成了加班日,于是人力资源部负责学习的检查考核也只能走过场。总裁倒是还经常组织一些讨论,但只是公司理念等一些口号性的东西。生产人员每年固定的培训倒比较正规,但去年费了好大劲组织200多人的培训后,培训成绩一直是垃圾档案,没有与考核挂钩,原因一是与考核挂钩就涉及下岗问题,二是考试成绩与实际绩效也确实很难紧密联系,这样培训还是走形式而已。 另外从整体来说,公司长远规划模糊,人力资源规划就更没有了,业绩考核参考价值不大,需求分析难于确定,内部人才缺乏,总体人员素质不高。总裁虽然经常强调培训,但也被其他工作弄得焦头烂额,其它高层管理人员就更没这心思。培训主要实施者在人力资源部,尤其是人力资源部主管肩上,公司内部实在没有合格的内部讲师,因此人力资源部主管倾向于以外聘培训机构做管理人员内训作为公司培训工作的突破口,但公司高层却在经费和实际效果的考虑上产生犹豫。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个希望能够成为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雇主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张勇是一位人力资源顾问,一天,他的一位朋友,一家大型造纸公司新任命的总经理给他打来了电话: 总经理:我在这个职位上大约一个月了,而我要做的所有事情似乎只是与人们面谈和听取人事问题。 张勇:你为什么总要与人面谈?你们没有人力资源部吗? 总经理:当然有。然而,人力资源部不招聘高层管理人员。我一接管公司,就发现两个副总经理要退休,而我们还没有一个代替他们的人。 张勇:你招聘什么人了吗? 总经理:聘了一位,而这就是问题的一部分。我从公司外部招聘了一位。但我一宣布这个决定,就有一个部门经理来辞职。她说她想得到副总经理的位置已经有8年了。她因为我们从外面聘人而生气。我又怎么能知道她想得到这个位置呢? 张勇:对另一个副总经理的位置,你们做了些什么? 总经理:什么也没做,因为我怕又有其他人因为没能得到这个位置而辞职,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我刚刚发现在最年轻的专业人员---工程师和会计师---中,在过去的三年中有80%的流动率。他们是我们这里得到提升的人。如你所知,我是一个机械工程师,我就是这样开始在这家公司工作的。 张勇:有人问过他们离开的原因吗? 总经理:问过,他们都给了基本相同的回答。他们说感觉到这里没有前途。也许我应该把他们所有的人都召集到一起,并解释我将怎样使公司取得进步。 张勇:你考虑过实施一个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吗? 总经理:人力资源规划?那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总经理的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黄某是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制定一份企业定员计划书。目前设备看管工、维修工有725人,行政文秘有103人,中层干部有59人,技工有58人,销售人员有43人,黄某在制定计划书时还收集以下数据:近5年员工平均离职率4%,生产工人离职率为8%,技术和管理干部离职率为3%,同时按公司扩产计划,销售人员要新增10%-15%,工程技术增5%-6%,其它不变。 ①公司应采用何种方法核定设备看管工及维修工的定员人数? ②在核定定员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嘉顿,培训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为了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就要求培训部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团队。培训部在"积极进取,钻研创新,资源共享,专业有效"精神的引导下,要求培训部每一名员工首先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与各部门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并且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公司整体资源,不断创造出公司所需要的培训项目。同时每个人的行、走、坐、卧,言谈举止都要为人师表。培训部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原则,不单纯为公司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而是侧重传授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从课程的设置到讲授的方法上都很注重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接受的效果会更好。 培训部每一个课程的设置都需要大量的考察准备工作。比如销售培训,培训师必须跟着销售员一起去拜访零售商场,去看嘉顿专柜的销售情况,去看销售员是怎么卖东西的,另外还要征求顾客、商场人员、公司业务人员、零售人员、促销人员、销售经理的意见和需求。根据这些反馈信息确定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在培训课程的修订过程中,还要查阅很多资料,召开研讨会。综合所有意见后,才会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培训课程。这样的课程因其实用性、直接性、独到性而赢得员工的欢迎。 另外,公司各部门有一些优秀的人才,培训部会为他们安排一些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资历和经验为普通员工服务,当然公司会有一些配套的奖励机制。营销培训师张铸久说,专业性很强的培训,单靠培训部的力量是不够的,这时培训部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协调整合的作用。 嘉顿还组织员工和经销商的培训大会,在培训过程中学习―有关市场营销的课程‖并交流情感。这样就拉近了嘉顿员工与经销商之间的距离,作为朋友谈生意当然和作为客户谈生意是不同的。而有关市场营销的课程,由于是基于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的非常专业实用,因而也受到了经销商的热烈欢迎和很高的赞誉。 嘉顿曾经引进美国某公司"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课程。公司部门经理听了之后感觉很不错,所以公司后来买下了这门课程的版权,并培养了这门课程的讲师。培训经理崔春兰认为,公司的这种培训外化如果真的特别好,我们就要把它拿过来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是对公司内部培训一个好的补充。嘉顿在选择顾问公司的时候要经过层层筛选,除了培训部的人员参加外,还会请各部门的主管参加。另外,培训部有自己的资料库,从中可以查到培训市场的很多情况。在引进国外课程时,总部和嘉顿大学会帮助筛选协调,按公司的实际情况将整合过的课程拿过来讲。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