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民族文化学
(简答题)

试述彝族在中国西南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正确答案

彝族是先秦时期活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氐羌族群的一部分,南迁后,融合当地土著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秦汉之际彝族先民已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彝族先祖在云南东北部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后,其六子,分为六支,向四周发展,征服了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大部分地方。约在公元的4世纪形成了滇池、邛[qióng]都、夜郎三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军队征服“西南夷”,设立郡县,彝区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统治的范围。公元8世纪前后,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大乌蛮部落集团,史称“六诏”,其中“蒙舍诏”首领于公元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民族先民在内的“南诏国”。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国”奴隶制政权。而在凉山境内,北有落兰部势力,中有屈部,南有绛部,各成区域。公元937年,段思平在乌蛮37部的支持下建立大理国。公元1253年,由于蒙古军队进攻云南,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彝族地区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联合抗击蒙古军队;反抗失败后,元朝在西南推行土司制度,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楚雄、红河等地分封彝族兹莫为土司。元明时期,大量汉族移民向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迁移,除了推行军屯外,大规模推行军屯和民屯,到明代,有超过40万的汉人向彝族土司租种田地,原本是彝族聚居的地区也发展成为彝汉杂居。随着汉族的比重越来越大,彝族只能退守山区。清朝全面推行“改土归流”,这成为西南边疆政治的主题,目的是要完成从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的过渡,但导致民族关系空前紧张,引起各地彝族土司的联合反抗。清代初期,云贵总督吴三桂、鄂尔泰等人用武力扫荡彝区,残杀水西、乌蒙、东川等处彝民,逼迫他们纷纷镀金沙江逃入凉山。云南、贵州的彝族土司在反抗失败后,纷纷被废止。只剩下凉山的兹莫及黑彝家支集团仍在大凉山上继续抗争。至此,集中连片的彝族地区被分割。在以后的200多年中,各地彝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中断,形成了几十个文化上有较大差异、经济上发展极不平衡的支系。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试述彝族在中国西南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许多不同的自称。下列不是彝族的自称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中国古代史学在史家修养论上的理论贡献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彝族节庆中和日常生活中,什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走访亲友,参加婚礼,参加丧葬活动,参加宗教活动。就是去探视病人均不可少。()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英雄史诗《纳玛斯》在柯尔瓦孜族民间的地位和意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罗马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