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
(简答题)

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领域的新特征

正确答案

一是金融的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主要国家纷纷放松甚至取消外汇管理,从而促使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加剧了金融业的国际竞争。1979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推行了新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传统的控制利率改为控制货币供给量,利率则由市场决定,Q条例也被逐步取消。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热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利率自由化。因此,利率风险也逐渐成为人们所面临的重要的金融风险之一。
二是金融行为的证券化。这主要是指筹资者不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筹措资金,而是直接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各种证券来筹措资金。在金融行为证券化之前,银行既是借款人,又是贷款人,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相当严重。但是在金融证券化以后,企业可以直接到证券市场筹资,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抽走,流向证券市场,使银行不得不以比过去更高的利率来吸引存款,以比过去更低的利率发放贷款。利润的降低竟然迫使一些银行运用短期资金去投资长期的、固定利率证券。在利率发生不利变动的情况下,这些银行往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
三是金融的一体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金融创新的促进,金融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而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的全球性金融市场。金融一体化使金融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市场越来越动荡,金融风险越来越严重,且越来越复杂。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的突出特点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表现出哪些新的特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更多的是以()形式爆发。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价格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回购协议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上世纪50年代,马柯维茨的()理论和莫迪里亚尼—米勒的MM定理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定量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直到现在,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仍是这两大理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是20世纪50年代初研究使用的一种调查征求意见的方法,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预测和决策之中。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我国于20世纪()恢复股票的发行。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