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若有人深信佛法,自知障深业重根器劣钝难以度众,于日常生活中但行一直心,而于一切时中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将度无边众生之宏愿,期诸乘愿再来,是人之见为正确否?

正确答案

念念阿弥陀佛,是净念相继也,度众期诸再来,是预约发心也,知见尚得称正,不过心量不大耳。古人云自己未度,先愿度他,是菩萨发心。又云不解泅水,入水拯溺,无有是处。两者各有其理,而在各人根性,契此者从此,契彼得从彼。若求行解相应,不度众则解力微矣,若论福慧双修,不度众则福德亦微矣。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弟子之根器如何,若谓较一般人迟钝,何以一闻佛法,便能依稀解悟,若谓较一般人锐利何以烦恼习气,如此之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宗教不能离开仪式,然观今日佛法之衰,大皆出于自身教内由仪式而演成之形式流弊,致与神道者混杂无异,诸如法会瞎凑热闹,游街求福等,而为有识者之垢病,虽曰其亦为有所结缘功德,然坏佛法者,大皆尽在此事,是乃末法众生根器如此,今欲弘佛法,又恐误佛法,是仪式既不可废,又厌其坏正法之流弊,于此敬请师尊详为开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释印光法师著说“在家学佛法要”第三页第四行所说一则中“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以上所说若能赈济孤魂,鬼道即有用纸钱,此则难以了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法师大德讲经时,后学常在讲堂内打瞌睡,自知根浅福薄,意识湣暗,尊贵的佛法不能亲得,自佑有过,未知如何调伏贪睡之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烦恼是菩提”,“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外有淫语邪词之引诱,内有生理上之冲动,何况在这亚热带,没有相当佛学境界的我,虽做亲人之观想,亦不能克制魔障。自知生前业重,请指示方法,尤其难者生理上的抑制。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认为:“如果杀生、邪淫破了根本戒,这一辈子就完了。但我想舍弃大乘改学小乘,这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佛法嘛!”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要学小乘,应该学大乘。”或“密宗是婆罗门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应该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说这种话的人,会有什么危险性?对此你应当怎么做?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