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刑事诉讼法学》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在某甲与某乙的一次交谈中,甲告诉乙说:“我家邻居张某,于上月28日夜间12点左右,趁我父母上夜班不在家之机,撬开窗户进入我的房间,持菜刀威胁我交出现金和手饰。我当时怕他拿刀砍我,就告诉了放钱和首饰的地方。张翻出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装在衣袋里,就从窗户出去了。” 乙认为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案件,当日即将甲所讲的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检举。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甲就当时被抢情况如实地向侦查人员作了陈述。张某被拘留后,对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的罪行作了供述,张某的供述和甲、乙二人向公安机关所做的陈述一致。在张某家中,查获其抢劫甲的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张某受到应有的制裁。

简答题
1

此案中甲对公安机关的陈述、乙向公安机关检举时的陈述、张某在拘留时的陈述、公安机关在张某家中查获的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各属于刑事诉讼证据中的哪一种?

正确答案

①甲对公安机关的陈述是被害人陈述;
②乙向公安机关检举时的陈述是证人证言;
③张某在拘留时的陈述是犯罪嫌疑人供述;
④公安机关在张某家中查获的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是物证。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甲向公安机关的检举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为什么?

正确答案

1.甲向公安机关的陈述是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甲向公安机关的陈述可以直接证明张某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的行为,因此是直接证据。
2.甲向公安机关的检举是原始证据。因为甲向公安机关陈述,张某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是甲亲身所见,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所以是原始证据。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在某甲与某乙的一次交谈中,甲告诉乙说:“我家邻居张某,于上月28日夜间12点左右,趁我父母上夜班不在家之机,撬开窗户进入我的房间,持菜刀威胁我交出现金和手饰。我当时怕他拿刀砍我,就告诉了放钱和首饰的地方。张翻出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装在衣袋里,就从窗户出去了。”甲还告诉乙:“损失不大,别对任何人讲,张莱是个亡命徒,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乙认为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案件,当日即将甲所讲的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检举。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甲就当时被抢情况如实地向侦查人员作了陈述。张某被拘留后,对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的罪行作了供述,张某的供述和甲、乙二人向公安机关的陈述情节—致,并从其家中交出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被告人张某受到应有的制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某甲与某乙的一次交谈中,甲告诉乙说:“我家邻居张某,于上月28日夜间12点左右,趁我父母上夜班不在家之机,撬开窗户进入我的房间,持菜刀威胁我交出现金和手饰。我当时怕他拿刀砍我,就告诉了放钱和首饰的地方。张翻出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装在衣袋里,就从窗户出去了。”甲还告诉乙:“损失不大,别对任何人讲,张莱是个亡命徒,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乙认为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案件,当日即将甲所讲的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检举。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甲就当时被抢情况如实地向侦查人员作了陈述。张某被拘留后,对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的罪行作了供述,张某的供述和甲、乙二人向公安机关的陈述情节—致,并从其家中交出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被告人张某受到应有的制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某甲与某乙的一次交谈中,甲告诉乙说:“我家邻居张某,于上月28日夜间12点左右,趁我父母上夜班不在家之机,撬开窗户进入我的房间,持菜刀威胁我交出现金和手饰。我当时怕他拿刀砍我,就告诉了放钱和首饰的地方。张翻出1500多元现金和一条金项链,装在衣袋里,就从窗户出去了。”甲还告诉乙:“损失不大,别对任何人讲,张莱是个亡命徒,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乙认为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案件,当日即将甲所讲的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检举。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甲就当时被抢情况如实地向侦查人员作了陈述。张某被拘留后,对持刀入室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的罪行作了供述,张某的供述和甲、乙二人向公安机关的陈述情节—致,并从其家中交出抢劫甲的现金和金项链。被告人张某受到应有的制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甲与某乙有仇,意图杀害某乙。某日,某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某乙的住处,意欲杀某乙。途中,某甲忽然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回家中,躺下休息。某甲的行为属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甲为了勒索财物,从托儿所偷盗一男性婴儿,某乙为了出卖牟利,从医院产房也偷盗一男性婴儿,对某甲与某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甲驾驶一辆卡车带着他的女友某乙在效外开车,由于刚学会开车,技术差,在路上撞倒了某丙。俩人急忙把某丙抬到车里逃离现场。某甲怕某丙醒过来后,认出自己和某乙,就用车上的破布遮住某丙的脸,还塞住他的口、缚住他的手。某乙则努力劝某甲将某丙送到医院去,某甲根本不听从。过了将近1个小时,某丙还没有动静,乙说某丙肯定已经死了,害怕俩人要判刑,就叫某甲把某丙扔到荒野,不要让人知道,某甲遵照某乙的话去做了。后经法医验明,某丙是死于窒息,如果某丙是在被扔在荒郊野外窒息死的,则某甲与某乙的行为应该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甲系工人,工作已近半年,现年17周岁,其每月工资和奖金所得,除生活开支外已经积蓄1000元人民币。因上下班乘车不方便,某甲便委托其邻居某乙代买自行车一辆。某乙是学生,现年15岁,为买一部复读机,决定将其父亲给他买的一辆山地车(价值1000元左右)卖给某甲,两人商定卖价为380元。某甲付款后,某乙将自行车交付某甲。某乙的父亲知道后,不同意某乙把车卖掉,遂要求某甲返还自行车。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买卖行为()。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