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简答题)

试述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含义与主要内容,分析实行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考虑的主要因素,并对商业银行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主要意义进行阐述。

正确答案

(1)贷款五级分类,又称为贷款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
①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②关注:尽管目前借款人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③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些损失。
④可疑:借款人元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⑤损失: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或者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较少的部分。
(2)实行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②借款人的还款记录;
③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④贷款的担保;
⑤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
⑥银行的信贷管理。
(3)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对银行的信贷管理人员素质和信贷管理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有助于商业银行及时发现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能准确的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有效的跟踪贷款质量,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贷款风险分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含义、指标及其对银行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从经营风险上看,我国2001年以前的商业银行贷款分为()、()、()和(),其中,后三者统称为不良贷款。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根据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主要是指()、可疑和损失三类贷款。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分析及缺口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衡量银行的安全性,主要是看经营面临的风险程度,贷款风险比率、拆借资金比率、存贷款比率都是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风险比率、拆借资金比率和资产流动性比率。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