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在“人与社会”这一哲学命题上,西方人文主义者的探索和奉献精神,彰显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真正价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文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材料二归根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马克矗《世界文明史》材料三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简答题
1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人文主义”的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个人主义伦理观”走向民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革命原则”的主要内容。 (4)上述材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据此,你认为在今天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怎样彰显个人价值?

正确答案

(1)学派:智者学派。历史意义: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或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2)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途径:宗教改革破除了民众对神学的迷信;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表现“个人主义伦理观”的印刷品走向民众。(3)关系:科学的进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内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4)演变过程:起源与发展(或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彰显个人价值的方法:以人为本;追求美德;服务社会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希腊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②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③智者派强调人文精神。④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1724~1804年)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歌德是西方这一时代最杰出的诗人;和莫扎特使西方古典音乐达到极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人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唯心主义各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于对神主宰世界的否定。请回答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④西方的政治理论在知识阶层传播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