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填空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30年代”并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1930年至1939年,而是特指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至()之前的十年。

正确答案

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这个概念的出现,开始于30年代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著名论争,并与()直接相关。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等。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现代诗派出现于30年代的中国诗坛,起因于1932年()现代书局委托创办的文艺刊物《现代》。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30年代前期的(),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诗派出现于30年代的中国诗坛,起因于1932年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的文艺刊物《现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1921年5月,“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在上海成立,并出版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戏剧文学刊物()。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