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如净土要‘信’,参禅要‘疑’,如‘烦恼即菩提’,又叫‘念佛生极乐世界’,佛又说:‘要常住地狱,并庄严地狱’。这些相对矛盾话,在佛学书籍里易于使初学者迷惑,祈解释。

正确答案

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有八万四千法,法等药也。病既不同,药何能同,须知人参黄蓍良药也,可以疗病;红矾白砒,毒石也,亦可疗病。应其用矾砒即仙丹,错其用参蓍亦杀人,药须对症,法须契机,明乎此,则知佛法并无矛盾。烦恼即菩提,是对升堂之人说者;常住地狱,是对入室之人说者。初学者,教相尚不清楚,何能免于迷惑,只肯进求,久自了然。至于净信禅疑,兹举一例,譬如台南人欲往中部,须向北行,台北人欲往中部,须向南行,皆到台中,而有南北趋向不同,是起点使然,而达到则一,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梁实秋先生曾云:‘由于他们(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的参禅修教,福慧双修,我不怀疑他们有此生此世证无生法忍的可能,但是离开此生此世之后,是否即能往生净土,我很怀疑。这净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写过的天堂一样,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心里’。这段话,受业赞同‘净土存在心里’,因‘万法心造。’净土真存在西方极乐世界否?此境存乃是假相,而非实体?有人云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此乃佛说,佛说岂可骗人?此说是信仰者之言,不信者当然勿多言。然何以见得真有?若真有,即‘存在心里’。受业谬论多矣。恳请开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若修净土宗,而兼研禅宗以明理,是否精进要快而有一举两得之妙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众生烦恼未断,蒙佛接引到极乐世界时,如前恶习再起作恶,净土岂不还闹成五浊恶世?因众生无始无明都造致六道轮回不息,何况已恶习重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我们欲得清净快乐的境地,必须断烦恼,但是每一人有时候难免有逆境,到处充满著黑暗与痛苦,要消除一切烦恼逆境,要怎样的修行才能得到清净快乐?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系法身不生不灭,世间一切烦恼不是无明之生,为何要纪念有生灭之应身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弟子学佛只半年余,皈依三月余,选定净土一门,日诵弥陀,初颇精进,年初一拜年,途经一墓地,心中忽起一‘死’的念头,自彼至今将二月,日日想到今年会死。学佛之人自不应畏死,但多活一日即多受一日苦报,人生淡然无味之想,每盘据心头,烦闷日增,无名火起,乱发脾气,近更茶饭睡眠均无兴趣,每哀告佛祖加被,力诵圣号,并责庸人自扰,或自誓,应观法界性,一切为心造,均无效,乌云不散,胸中如棉絮堵塞,如此是否为魔事,应如何解救,老师慈悲乞赐垂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菩萨像最尊贵的,因久了破坏没有用,换过新的佛像,但破旧的佛像要如何处理才好,恐有罪过求大德指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听经拜佛近十年去夏我丈夫患重病愈后,我深感佛祐,拜佛更殷,惟自此后,我心时觉烦恼,偶因小故,痛打儿女,并和丈夫吵架,近更想离异远走,另觅良境此何故?应如何为宜,请师指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龙舒净土文卷四第五页有段‘敬礼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诸地灵只大燞冥海、群山众水’等,现在所谓正信三宝弟子可拜此否?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