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中“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2氧气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实验2-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图2-11)。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讨论: 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气体,并放出热量。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实验2-4】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如图2-13),观察现象。 我们知道,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上述实验中,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O)。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例如,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又如,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同时也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 讨论: 1.分析实验2-1、2-3和2-4,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要求: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了其中的哪些? (4)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③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②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③逐步树立”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②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③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本节课教师使用了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4)板书设计: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有效获取信息--信息的管理(初一)教学内容:①创建文件和文件夹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③创建快捷方式教学对象:初一3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为本节课设置导入环节,要求能激发学生兴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有效获取信息(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主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常见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来解决问题。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前面已学习相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2)设置合适的教与学活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教学内容:数制的基本概念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教学对象:初一年级2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要求,设计导入环节。 (2)结合教学对象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信息及其特征”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有:①信息的概念②信息的特征教学对象:初一3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根据材料给出的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 (3)设置合适的教学活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图片的获取教学内容:①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②图形、图像的两种类型、区别、存储格式③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教学对象:初一年级2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导入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Excel中函数的应用教学内容:①函数的基本概念②SUM函数的使用③AVERAGE函数的使用④函数的应用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为本节课设置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该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2)简要设计适合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浮力”一节中关于“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内容如下: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我们采用称重法测浮力,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长方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的相关知识。 任务:(1)写出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标准为:“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材料二:下面是初中物理有关杠杆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展示:汽水瓶,问学生如何打开瓶盖;生活中的杠杆(剪刀、扳手、订书机、手动抽水机等)。 提问:你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等)。 总结: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设问:为什么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讲解杠杆概念) 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观察固定点。 讲解:杠杆的几个概念。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任务: (1)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功能强大的因特网主要内容:①因特网的各种功能。②检索信息、下载和上传文件、收发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论坛(BBS)发帖、发表博客文章等常见网络操作。③网络的常见应用,使用网络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对象:初三年级2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合理的教学重难点。(2)为本节课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