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
(简答题)

阅读艾青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诗歌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浸润渗透着诗人深沉的忧郁、执著和真挚以及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之情。

正确答案

(1)音乐式的结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它重复叠现,形成全诗的“主旋律”。既写出了彼地的自然环境,是寒夜的生活写照,又道出了彼时的政治氛围,是诗人对时势的一种高度概括;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土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出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推向高潮,尾句却又给人以“些许的温暖”,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2)拟人化描写。诗中有不少句子对物的描写转化成对人的描写,如“风”“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等,这样的诗句,不仅是对自然物以意象化的表现,而且这意象本身便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色彩。风像老妇的指爪在拉扯行人的衣襟,这些状态都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情景的暗示,扩展为对一种普遍性的激愤情绪。这种意象使诗的语言力度极大地增强。
(3)散文化的语言:语言平实自然,它没有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技巧。而所谓散文美,也正说明诗歌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它使诗的情境得以向远远的疆界拓展,具有了深邃广漠的感觉。“寒冷”“封锁”等词语虽然简洁,但极富于弹力与表现力,它们蕴涵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诗人的心头上,引起了深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4)可感可触的意象。从“土地”“风”“河流”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这里的“土地”,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诗人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入诗人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诗中,作者的歌喉虽然沙哑却宽厚,虽然悲哀却博大,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虽古朴却苍劲有力,因为土地是孕育万物的基础。正是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诗人笔下的另外两个意象便顺流而出。“风”后面是“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的修饰语,“河流”的前面加上“时间”和“雪夜”两个形容词,就把“风”“河流”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象”,就把这些在寒冷的夜晚出现在林间、河上、旷野的夜行者(既是为自己生活而搏斗、为命运所驱赶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的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判断题)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以重复的句子形成诗歌的主旋律反复出现,将情感推向高潮。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什么特色?()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了诗人和三类人的对话,这三类人分别是农夫、农妇和()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艾青《乞丐》从哪些方面塑造乞丐的形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艾青的《乞丐》一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仔细阅读《子夜》节选中吴老太爷最初感受上海的文字:“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 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 耳鸣,只有头晕„„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黄绫套子 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细细揣摩这个段落,分析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诗歌《断章》的作者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诗歌《老马》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死水》被看作是哪种诗歌形式的新典范?()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