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大学语文》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简答题
1

试分析上面叶圣陶《苏州园林》中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正确答案

1.鉴于说明是要对事物的形状、特征、性质、相互关系或事理进行介绍、阐释和解说,因此往往使用确切和平实的语言,而上面这段文字中作者也正是这样运用语言的。如“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以及“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都没有使用什么形容词、副词和复杂的句式,显得简单清楚,平实明确。
2.不过本文作者是散文写作的大师,在语言的使用上还显示出文艺性散文和小品文的风格,例如:“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以及“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的“隔着”、“界着”,“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用词用语:还有“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中的“栽几丛”、“蔓延着”等等,都是于清纯平淡中见生动,于自然流畅中见意趣的语言特点。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苏州园林》一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迤逦到山路转折处”中“迤逦”是什么意思?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诗写的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主张和“()”的民本思想。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雨果,法国杰出的()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京味的著名作家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