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题干)

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简答题
1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做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答案解析

简答题
2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正确答案

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65%反应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级数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唐政府在云南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科举制由()开创,经唐完善的一种通过()的制度。()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与我国京津唐工业区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