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文学
(简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诗言志”的主要内涵?

正确答案

《今文尚书·尧典》最早提出“诗言志”的观点。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志有三个意思: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但到了“诗言志”中“志”就已经指“怀抱”了。汉代《毛诗序》中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以,“诗言志”命题其实具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达有关社会伦理的志向,一是表达感情,“志”是意志行为和情感情绪的结合,是人们心中蕴藏着的东西,而诗就是人的内在“意”、“情”的外在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诗言志”与西方表现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而言之,表现说是西方在文艺复兴“人”从“神”的阴影下获得独立价值的基础之上,对于17世纪兴起的“唯理论”的反拨的结果,对主体“情感表现”的重视与对主体价值的张扬是一致的。但中国的“诗言志”、“缘情说”都是在“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下情感的自然展现,和谐而不张扬。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诗言志”中的“志”在古代主要是指()。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表现说”的文学观不仅重视主体和情感,而且突出了个性、天才、想象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正是这种文学观的表现。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古代哲学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古代有哪些审美文学观,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民间文学的主要成绩。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虚静”,“神思”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度物象而取其真”等类似主张,反映了文学观念的模仿论;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风教”或“教化”说以及西方的“寓教于乐”说等类似说法,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实用论;我国先秦的“诗言志”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表现论;孔子提出的“兴于诗”说法以及歌德《浮士德》的创作实践,反映的文学观念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西方“诗言志”和中国“诗言志”的志的意思分别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