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同等学力申硕
(简答题)

什么是湖湘学者的“知行互发”说?

正确答案

知有深浅层次之别自“知”字出现时便已为人们所察觉,程颐认为:知而不行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要有“知”,则必定能行。当然,如此之知的实质是深知,深知方能知之必行,即深知已经是知行的统一。
湖湘学者主张知行互发,对“知”之层次的分析亦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轻重”的尺度不仅用于知行之间,更深入到“知”自身之中,张栻明确将知识分成了两个层次,一是感知事物的存在状况,一是认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究竟。匹夫匹妇之知是轻知浅知,知至、至之之知作为君子治学的目的无疑是重知深知,而实践则是沟通轻、重之知的中介和桥梁。
所谓知先行后之知是指实践之前的粗浅知识,至于深层次的知识则只能产生于实践。在人的具体认识过程之中,既有知先行后,也有行先知后。如果脱离开实践,只端坐于室想象,是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的。张栻提出的“实践”概念,在中国认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连接知识的两个阶段并促成致知力行的交相互发。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发现和辩护之间没有一道鸿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强调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的学者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