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简答题)

背景: 某矿主井井筒直径为7.5m,设计深度为830m;副井直径为8.0m,设计深度为865m,井筒涌水量50m3/h.主井采用混凝土井塔结构,副井采用永久井架进行施工。其施工设备选型如下: 临时炸药库位于井田外1.5Km处的派出所隔壁,并安装了视频监控及防火、防盗系统。 问题: 1、设备选型有哪些不妥?如何调整? 2、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有哪些问题?如何调整? 3、主井、副井开工顺序,说明理由? 4、副井采用永久井架施工具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1、根据井筒直径、深度,及选用的设备的参数,抓斗机及吊桶的选型不能满足综合机械化施工配套作业线的需要。同时,由于井筒较深,吊桶还要肩负出矸任务,选用风动潜水泵+吊桶排水不合理。
调整方案:①宜选用0.6m3以上斗容的抓岩机。②建议主提选用5m3吊桶,副体选用3m3吊桶。
③排水宜选用二级排水。其中一级排水采用风动潜水泵进行排水,二级排水采用安装在吊盘上的卧泵配合专用排水管路进行排水。
2、①压风机房位置布置不合理。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压风机房应布置在井口附近,不超过50m为好。应远离办公楼、绞车房等建筑物。且应布置在广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②临时炸药库位置布置不合理。地面临时炸药库要设置在远离村镇和居住区,与周围建筑物、道路、输电线路等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采用主井先开工,副井后开工的顺序。
4、可节省临时井架的使用费,利用永久井架可在井筒施工结束后加快副井的改装速度,缩短建井工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主井井筒设计深度560m,井筒净直径6m,建设单位经过公开招标同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专用条款规定,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基础井筒涌水量20m/h。井筒施工到368m位置时,放炮后井筒涌水量达到23m/h。施工单位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混凝土浇筑。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蜂窝麻面严重,井筒一侧半径偏差达到-20mm。建设单位提出返工处理,施工单位为此额外支出3万元,影响工期2天。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主井井筒设计深度560m,井筒净直径6m,建设单位经过公开招标同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专用条款规定,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基础井筒涌水量20m/h。井筒施工到368m位置时,放炮后井筒涌水量达到23m/h。施工单位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混凝土浇筑。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蜂窝麻面严重,井筒一侧半径偏差达到-20mm。建设单位提出返工处理,施工单位为此额外支出3万元,影响工期2天。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矿井主井井筒设计深度560m,井筒净直径6m,建设单位经过公开招标同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专用条款规定,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基础井筒涌水量20m/h。井筒施工到368m位置时,放炮后井筒涌水量达到23m/h。施工单位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混凝土浇筑。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蜂窝麻面严重,井筒一侧半径偏差达到-20mm。建设单位提出返工处理,施工单位为此额外支出3万元,影响工期2天。 问题: 1.建设单位要求返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为什么? 2.案例中,影响井筒净半径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在该案例中造成蜂窝麻面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 4.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处理井壁淋水有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担了一副井井筒工程,该副井井筒净直径5m,掘进荒径6m~7m,井筒深720m,两侧马头门各施工20m,包含相关设备基础,管子道开口施工5m,该项目合同工期12个月,自签订合同之日起算,井筒平均进尺85m/月。井筒施工工期合同签订之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与设备,成立了施工项目部,配备生产副经理、经营副经理和技术副经理(施工),1个机电队,1个运输队,1个掘进队,项目部管理层设置了相关职能部室,有生产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经营组等。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掘进队采取四六制综合班组作业方式,每班固定上班时间6个小时,由队长为每个班组的作业量进行考核。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首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技术方案,井筒施工采用临时凿井井架,井筒内布置了两套单钩提升,吊桶均为4m³,主提升机为JKZ﹣2.8/15.5,副提升机为JK﹣2.5/11.5,2台HZ﹣4型中心回转抓岩机,1趟φ400金属风筒,混凝土采用底卸式吊桶运输,80DGL﹣75×8吊泵排水。然后项目经理按照制定的技术方案估算了以下工期,要求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排队时按施工准备期2.5个月,井筒施工工期8个月,马头门施工2个月考虑。 问题: 1.项目经理部配置和组织有何不妥? 2.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在制定技术方案中有何不妥? 3.分析该项目部的劳动组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布置在同一工业广场内,风井离主、副井约4.5km。一施工单位承建了主、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6.5m,深度850m,井壁厚度600mm,混凝土标号为C60。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施工方案,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及作业内容包括:采用2个3m3吊桶排矸,两台直径2.8m单滚筒绞车进行单钩提升,6臂伞钻打眼,l台HZ-4中心圆转抓岩机出碴,溜灰管下料,整体金属模板砌壁(模板厚度60mm)。 在井筒的施工中,项目经理制定了对施工队的考核办法,规定项目部每月月底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按进度支付施工队人工工资,并要求施工队每周做一组试块。施工队长将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规定出碴班每出一桶岩碴记1分,并要求岩碴面距吊桶上沿高度为50mm~120mm,否则不予记分;砌壁班立模时的模板上口要低于上段井壁100mm,以便于浇筑混凝土,脱模后立即用细石混凝土填实接茬缝。 在井筒施工到350.0m~353.6m时,以井筒中心为基准,测量井筒荒断面的半径如表1,测点分布见测点布置图。由于大雨影响石子进场,三天未能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安全,对该段井筒进行了锚喷临时支护,喷射混凝士厚度70mm。石子到场后。砌壁班下放模板、凿毛接茬面表层,模板落位后以井筒中心为基准测量了模板底部内侧的半径,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测量结果见表2,测点位置仍见测点布置图。 表1:井筒荒断面半径测量结果表   测点布置图 表2:模板底部内侧半径测量结果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布置在同一工业广场内,风井离主、副井约4.5km。一施工单位承建了主、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6.5m,深度850m,井壁厚度600mm,混凝土标号为C60。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施工方案,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及作业内容包括:采用2个3m3吊桶排矸,两台直径2.8m单滚筒绞车进行单钩提升,6臂伞钻打眼,l台HZ-4中心圆转抓岩机出碴,溜灰管下料,整体金属模板砌壁(模板厚度60mm)。 在井筒的施工中,项目经理制定了对施工队的考核办法,规定项目部每月月底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按进度支付施工队人工工资,并要求施工队每周做一组试块。施工队长将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规定出碴班每出一桶岩碴记1分,并要求岩碴面距吊桶上沿高度为50mm~120mm,否则不予记分;砌壁班立模时的模板上口要低于上段井壁100mm,以便于浇筑混凝土,脱模后立即用细石混凝土填实接茬缝。 在井筒施工到350.0m~353.6m时,以井筒中心为基准,测量井筒荒断面的半径如表1,测点分布见测点布置图。由于大雨影响石子进场,三天未能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安全,对该段井筒进行了锚喷临时支护,喷射混凝士厚度70mm。石子到场后。砌壁班下放模板、凿毛接茬面表层,模板落位后以井筒中心为基准测量了模板底部内侧的半径,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测量结果见表2,测点位置仍见测点布置图。 表1:井筒荒断面半径测量结果表   测点布置图 表2:模板底部内侧半径测量结果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矿井由混合井与风井一对立井开拓,某施工单位承揽了混合井与风井的井筒施工。在进行工业场地平面布置时,施工单位为了便于炸药库的管理和炸药安全,临时炸药库设置一个库房,容量400t炸药,布置在场地永久围墙外侧;在布置混合井稳车设备及主提升机时为了不占用永久建筑采掘设备修理车问的位置,将主提升机布置在距井筒30.5m的位置处(见下图);压风机房布置在两个井筒中间(动力负荷中心)处;水泥库及砂石料场也布置在距离两个井筒比较近的位置;临时变电所布置在工业场地一角,以不影响其他设备设施的布置,并且不占用永久建筑位置;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布置在靠近井筒附近,便于指导现场施工及工人上下班。 问题: 1.简述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2.指出该工业场地平面布置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矿井由混合井与风井一对立井开拓,某施工单位承揽了混合井与风井的井筒施工。在进行工业场地平面布置时,施工单位为了便于炸药库的管理和炸药安全,临时炸药库设置一个库房,容量400t炸药,布置在永久场地围墙外侧;在布置混合井稳车设备及主提升机时为了不占用永久建筑采用设备修理车间的位置,将主提升机布置在距井筒30.5m的位置处(见下图);压风机房布置在两个井筒中间(动力负荷中心)处;水泥库及砂石料场也布置在距离两个井筒比较近的位置;临时变电所布置在工业场地一角,以不影响其他设备设施的布置,并且不占用永久建筑位置;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布置在靠近井筒附近,便于指导现场施工及工人上下班。 问题: 1.简述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2.指出该工业场地平面布置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背景: 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一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施工工期,单位:月)。 问题: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建井工期。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