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路一带”。建设“一路一带”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格局特色,要求我们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本题材料中“建设‘一路一带’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既充分说明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④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的途径等相关知识。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路一带”。建设“一路一带”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中华文化只有在对外交流中才能发扬光大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以来,从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到倡议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规划……中国致力于打造一个活力四射的区域经济圈。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以来,从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到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从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规划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我国这样做是基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从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到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再到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这表明() ①我国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④我国与周边国家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10月举行的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中国将积极发展同东盟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双方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在收获“黄金十年”基础上继续开拓“钻石十年”。中国政府的主张体现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10月举行的中国一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中国将积极发展同东盟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双方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在收获“黄金十年”基础上继续开拓“钻石十年”。中国政府的主张体现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4年APEC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本次APEC领导人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这表明APEC()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2013年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开局中,中国周边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周边外交中,新领导层十分密集地“邻里走动”,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等周边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概念。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新一届领导集体着力打造中国周边外交的理由,以及所体现的外交政策。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