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其他技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
(简答题)

论述液化石油气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正确答案

事故危害: (1)火灾、爆炸。
液化石油气具有高度易燃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沸点低易气化,形成冷蒸气雾,蒸气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在低洼处积聚,易形成大面积易燃易爆区域,遇到点火源可引起燃烧爆炸。未蒸发的低温液体沿地面流淌,遇到点火源可引发池火;储存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火灾特点是:火焰传播速度较快;质量燃烧速率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易形成大面积火灾;具有复燃、复爆性,难于扑灭。
冷爆炸。液化石油气泄漏遇到水时,会激烈地沸腾导致液化石油气蒸气爆炸。
(2)健康危害。
低温冻伤。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温度低,在处理与低温液体或蒸汽相接触或接触过的任何东西时,容易导致冻伤。此外,低温液体黏度较低,它们会更快地渗进纺织物或其他多孔的衣料里去,导致冻伤,或将消防员的穿着冻结。如发生激烈的喷射或飞溅,也易使面部或眼睛受冻伤。
低温麻醉。没有充分保护措施,人在低温下久留,会引起低温麻醉,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急性中毒症状:头晕、头痛、呼吸加速、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周身乏力等。重症者可有供济失调、血压下降、生理反射减弱,表现为麻醉状态,意识不清,甚至窒息。
(3)环境危害。
气体或燃烧产物对大气可造成污染,事故现场残液对土壤、水体可造成污染。 安全防护:
深入到气体扩散区域内的人员必须贴体穿着全棉衣服,佩戴头罩、手套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使用不发火工具。进入低温泄漏场所时应穿防寒服。
现场急救:
低温冻伤:发生冻伤时应该用大量温水(41至46℃)冲洗皮肤冻伤处,不可使用干燥加热的方法,应将伤员移至温暖的地方(约22℃),并及时就医。
吸入中毒: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泄漏处置措施: (1)稀释防爆
①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②使用喷雾水枪、屏封水枪,设置水幕或蒸气幕,驱散积聚、流动的气体,稀释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③液化石油气若呈液相沿地面流动,可采用中倍数泡沫覆盖,降低其蒸发速度,缩小气云范围。
④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液化石油气,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和可采用防爆机械送风进行驱散。
(2)关阀堵漏
①当输送物料阀门尚未损坏时,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阀门,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关闭阀门,切断泄漏途径,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②罐体、管道、阀门、法兰等泄漏,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有关部位,再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③通过液相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罐内底部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④条件允许时,在冷却、稀释和雾状水或泡沫的保护下,将泄漏源拖离至安全地点进行处置。
(3)倒罐输转
①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
②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③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储罐,降低危险程度。
应由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倒罐操作,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4)引火点燃
在确认对泄漏储罐短时间内无法实施堵漏,且经检测泄漏点周边区域液化石油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并确认危险区人员全部撤离和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在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下,可使用点火工具采取正确的点火方法实施主动点燃。用射流水不间断冷却着火罐壁,形成稳定燃烧,并对受火势威胁的比邻罐壁和设施进行冷却保护。
灭火剂及灭火措施:
通常可选择雾状水、干粉、泡沫、蒸气、氮气及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 当大量泄漏并在泄漏处稳定燃烧时,在没有制止泄漏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灭火。应用射流水不间断冷却着火罐壁,并对受火势威胁的比邻罐壁和设施进行冷却保护。
在做好充分准备并有把握快速堵漏的情况下,待罐体温度或压力降低后,可以实施灭火作业。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将泄漏处点燃,恢复稳定燃烧。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应加强对着火罐壁和比邻罐壁及设施进行冷却保护,维持稳定燃烧,直至燃气殆尽,火势自动熄灭。
注意事项:
(1)冷却水流应成抛物线喷射在罐壁上部。对高温部位应选用开花水流进行冷却,防止高温部位骤冷,发生爆裂。冷却应均匀,不能出现空白点,防止装置、设备变形。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2)对进入危险区实施堵漏作业的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应携带和使用无火花工具,应用喷雾水进行掩护,严禁用强水流冲击,以免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尤其在雷电天气,更应慎重采取行动。
(3)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域的管线下方、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储罐两端等处滞留,防止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4)在用泡沫覆盖地面流淌的液化石油气时,要防止因泡沫强力冲击加快液化石油气的挥发速度。
(5)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水炮扑救。
(6)为防止回火爆炸,应在着火罐维持燃烧后期,适时充入氮气维持罐内压力。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论述液氨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液氯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硫化氢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氢氰酸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丙烯腈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硝酸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苯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丙酮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