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考试(面试)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西部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承办一场工作会议,县上多位领导都要出席讲话,管委会里几名负责起草讲话文稿的干部有点“犯难”。“同一个会议主题,几位领导都是要表达督促工作落实的意思。但我们拟讲话稿时必须有所区分,同样的意思要用不同的话来表达,大量时间花在了绞尽脑汁遣词造句上。”其中一名干部坦言,自己长期负责材料起草,有时候一天就要出一份材料。重压之下,自己很难到基层实地调研,写材料时往往是从各部门要来基础材料进行二次加工,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为了能向上级机关充分展示自身的工作成绩,一些基层单位在撰写材料时“添油加醋”,力求面面俱到。在个别地方,工作材料甚至“千文一面”。西部一厅级单位的中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有时针对一个问题,几个地市上报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内容都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资金配套”等等。上级机关最想了解的,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的具体措施却基本看不到,令人哭笑不得。

简答题
1

为了能向上级机关充分展示自身的工作成绩,一些基层单位在撰写材料时“添油加醋”,或套路化严重。对于这种“成绩不够,材料来凑”、“材料出政绩”、几段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却要写成长篇大论的“长、空、旧、虚”现象,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材料是党政机关推动工作、了解实情、总结经验得失的有效载体,一份好的材料对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重视工作材料本无可厚非,但是,材料应该是客观全面的,以帮助我们总结成绩和经验、正视问题和不足。出现题目中的这些文风不正的问题,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和干部的思维作风需要改进,我们不应给材料披上了形式主义的外衣。
自我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出台了很多关于作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习总书记明确表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中央大力要求改进作风的当下,少数基层干部仍习惯于“材料出政绩”的惯性思维,是一种自身思想落伍、没有跟上中央要求的结果。他们过于追求“形式美”,比如句子必须排比、对仗工整、押韵,或者化简为繁长篇大论、面面俱到淹没主题,给一篇材料“穿靴戴帽”,真正有用的干货却很少。同时,作为上级部门,不能够深入基层、不看实绩看材料,把材料作为衡量和考核下级工作的依据,就会导致下级把精力花费在包装材料上。有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不扎实,深入一线调研的次数比较少,习惯于依靠听汇报、看材料推进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材料中的虚功歪风。此外,上级部门一些不实事求是、甚至急功近利的要求,也会导致下级为了应付检查而专注于材料。
要挤掉材料中的“水分”,一方面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基层需要能写出务实、扎实材料的“笔杆子”,更需要能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泥腿子”。要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好的工作材料来源于实践和扎实真实的调研,一份经过认真调研,经验总结到位、问题分析透彻、对策建议可行的好材料,可以很好地推进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互联网+”等平台和手段,推进办公信息化建设是提,比如多使用现代通信和技术手段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用过硬的工作作风创造出经得起历史考验、人民认可的实绩,作为工作材料的生动素材,以扎实的作风改进文风。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组织一场调查专项资金的活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件小事引来不少家长关注,那就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表述。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这一问题列为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接受采访时,回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减负有关的“三点半”现象。王欢委员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指出,当前学生“减负”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现象,建议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方合力增强学生“减负”获得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件小事引来不少家长关注,那就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表述。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这一问题列为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接受采访时,回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减负有关的“三点半”现象。王欢委员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指出,当前学生“减负”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现象,建议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方合力增强学生“减负”获得感。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雾霾环境严重影响生产、经济、健康,如果你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此你会提出什么建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单位某同事病重,领导叫你接替他的工作,你对他的工作很陌生,你会怎么办?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市市委书记对干部提出的要求是“不要称呼尊敬的某书记、某领导导”“不要说重要讲话”,谈谈你对此市委书记所说的这种现象的了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鲁迅说过:“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近日,四川巴中市水宁镇琵琶村村委会的一条《村规民约》引起大家广泛关注,规定要求:“结婚就只能办一次”,对此举措,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