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法律部分)
(判断题)

公民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时,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A

B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女与乙男离婚后,孩子判给了男方。因乙男经常出差,孩子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该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居住在某市甲区的公民赵某对该市乙区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要求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行政管理中的“能级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我们日常经常说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张某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在其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买零食和一些学习用品,部分赊账,年终时共欠小卖部340元。小卖部老板拿着账单要求张某父亲付款,遭到张某父亲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政府~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 ①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 ③依法治国与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 ④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张大来的原户籍所在地在杨村,1994年张大来从杨村开出迁住证,迁往李村。但在李村登记前,张大来得病,在县城医院住院一年零三个月。病愈后张大来前往北京市打工,并在某区办理了暂住证,居住期限为6个月,现住在某区某街道某号。现问,张的住所应确定为何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