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1.围绕"照片的故事"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围绕"节约用水"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3.请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份"我爱小手"的安全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4.以"野猫的城市"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5.以"一切都在变"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6.以"花样玩球"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体育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7.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8.请为小班幼儿设计健康教育活动"小脚真棒",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9.请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份音乐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10.请为幼儿园中班设计一份美术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正确答案

照片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1.运用连贯、完整并且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如幼儿园运动会照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布置照片展览会。
4.自制一本相册。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问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2.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①我的照片里有谁?
②我和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③做了一件什么事?玩得怎么样?
3.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乐趣。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师:谁愿意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①《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照片。
②幼儿园运动会照片。
③刘翔比赛的照片。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4.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对照片进行归类、整理。
师:每一张照片不仅能讲述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能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
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师:这些照片装在一起,再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2.【参考设计】
节约用水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水资源的宝贵,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2.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干枯的盆花、脏娃娃、白帽子、水、录音机和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教师设题,幼儿讨论。
师:娃娃家的娃娃脏了怎么办?
幼:把它拿去洗洗。
师:做完纸工后,小朋友的手上沾满了浆糊怎么办?
幼:去洗手。
师:花儿快于枯了,怎样才能救活它?
幼:给它浇水。
(2)幼儿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一—一用水,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结果发现水没了。(活动前教师关掉盥洗室的水闸)
2.帮助幼儿探究原因。
(I)师:为什么没有水了?
(2)教师讲出原因:早晨来园时,看到水龙头嘀嗒嘀嗒地在漏,足足滴满了一盆,小水滴说了许多的话,请小朋友们听一听。
(出示一盆水)"我真生气,昨天下午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我还在嘀嗒嘀嗒地流着,我真伤心!许多人把我当宝贝,说我用途很大,能帮助人做许多事情,大家都离不开我。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
惜我,总是不拧紧水龙头,瞧!我哭了一夜呢,我的眼泪整整流了一盆,这次我太伤心,太生气了,我真不想让小朋友再用水了。"
(3)提问。
师:小水滴生气了,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幼:和它说对不起,我们再也不浪费水了。
师: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幼:不能洗手,没有水喝会口渴……
师:水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幼:下雨给树木、庄稼浇灌·…"
3.引导幼儿尝试和讨论。
(1)请幼儿用这盆水去做刚才没水时无法做的事情,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打开水闸后,再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体会有水的喜悦心情。
(3)讨论:如何做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3.【参考设计】
我爱小手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二、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4.【参考设计】
野猫的城市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理解作品内容,把握"野猫"的形象特点,提高判断能力。
2.能通过绘画、拼插和语言的方法介绍自己眼中的城市。
3.能够续编故事。
二、活动准备
1.表现童话内容的图片。
2.绘画纸、彩笔、橡皮泥、积木、插塑等若干,以及幼儿熟悉的各种材料,如纸盒、小玩具等,野猫及其他动物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边看图片边听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讲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有趣。
2.听完故事后,让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让幼儿自由发言,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放故事录音,听第二遍故事。
3.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野猫告诉我们,城市是什么样的?
(2)小动物为什么不喜欢野猫说的城市?
(3)野猫说得对吗?为什么?
(4)如果你到森林去你会告诉小动物们,城市是什么样的?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眼中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4.引导幼儿说出城市有哪些不足,比如,空气不新鲜、噪音大等。
5.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5.【参考设计】
一切都在变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能感知理解周围生活中的变化,并用语言大胆正确地表达出来。
2.能将生活中的变化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动手动脑操作、动口表达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准备:幼儿已初步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2.材料:颜料、玻璃瓶、醋、糖、饮料粉、冰、碗、勺子、水果、榨汁机、剪刀、胶水、油画棒、温度计、蜡笔、纸,记录各种变化的碟片。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我会变。
(1)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我们都是机器人,我们都是机器人,我会变,我会变,我们都会变"),幼儿做一个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变的是什么。
(3)再玩一次游戏,鼓励幼儿做的动作和原来的不一样。
2.教师用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一瓶花,提问:小朋友,老师这朵花好看吗?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把白花变成红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这朵花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成红色的呢?
教师小结:这朵花本来是用白纸做出来的,然后老师把它放在颜料盒里染成红色,所以花就变成了红色。
(2)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把一朵白花变成厂红花,你们能不能开动小脑筋,想办法让一些东西变得和原来不一样呢?
(3)幼儿讨论话题。
3.尝试变化。
(1)教师讲解各组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师: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改变一些事物,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东西,要让小朋友来变一变,让这些东西和原来的不一样,你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东西和材料。要求:你每做一次实验就要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尝试了解各种变化。
①纸的变化:幼儿通过撕、剪、卷、粘贴等方式让纸发生变化。
②水果的变化:幼儿用榨汁机把水果进行加工,看有什么变化。
③水的变化:幼儿尝试在水中加入不同的东西,让水发生变化。
(3)幼儿交流各自发生的种种变化。
师: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你使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用了哪些工具?
(4)教师小结:只要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与原来不一样就是变化,要让东西发生变化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①欣赏变化。
师:刚才是小朋友自己通过操作使许多东西发生了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电视里的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了解部分事物的变化过程。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自己看到的变化。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看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这样的变化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一些。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有些变化用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则比较长。
②你知道哪些变化的时间比较长吗?(幼儿讲述)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你知道的变化时间较长的过程画下来。
4.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外出,在大自然中继续观察。
6.【参考设计】
花样玩球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花样玩球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皮球(数量与幼儿数目相同)及辅助器具,如小棒、圈等。
2.学会球操。
三、活动流程
1.准备活动。(调动身心5分钟)
幼儿依次取球站成四路纵队,复习师幼自编的球操,要求动作有力,并能把球控制好。
2.基本活动。(花样玩球20分钟)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不同的方法玩球。
(2)让有创造性玩球表现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鼓励与别人玩得不一样。(如滚球、踢球、左右轮流拍球、拍球转圈、边走边拍等)
(3)两人合作玩球。幼儿自由练习,师指导幼儿将一人玩球的方法迁移到两人合作玩球上,并注意观察两人合作玩球时的创新表现。
(4)请有创新玩球表现的一组幼儿上来示范玩球的不同方法(如两人对拍、两人滚球、两人抛接球等),并引导幼儿学一学别人的方法与经验。
3.活动延伸。(综合调节10分钟)
教师提供小棒、圈、投篮架、小球门等器具,让幼儿自由分散带着球在场地上,选择喜欢的器具或场地,玩赶小猪、投篮、踢足球等活动,扩展玩球的思路。
7.【参考设计】
美丽的大自然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丰富性,知道彩虹七种颜色的名称。
2.会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体及课件、录音机及音乐磁带、作业展示板等。
2.学具:水彩笔(蜡笔)、剪刀、彩纸、胶水、大张铅化纸等。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品尝各色水果糖,说说吃了什么颜色的糖,觉得味道怎样。
2.课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让幼儿欣赏,从中找一找更丰富的色彩。
3.欣赏两段音乐,让幼儿说说音乐里表现的是什么颜色,是怎样听出来的。
4.导入正题。
师:色彩居然具有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美丽的大自然》吧!老师想起了一种自然现象,叫作彩虹,谁能说出彩虹颜色的名称来?(幼儿回答)
将幼儿分成七组,分别以颜色命名。
5.欣赏小朋友作品三幅(电子幻灯片),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让幼儿讨论如何用这些材料来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儿创作,教师分组巡回指导。
尊重幼儿意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重新组合每组的阵容,用色彩进行创作。
8.展示每组作品,进行交流。
每组派一名小朋友当解说员,其他人和老师当观众,一起参观《美丽的大自然》画展。
9.欣赏大师作品。
师:世界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薪鲜、神奇和美丽,艺术大师们也用丰富的色彩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电子幻灯片形式让幼儿欣赏3~4幅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结束语:原来大师的想法和我们很多小朋友是一样的,只要大家经常用发现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不久你们也肯定能成为艺术大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8.【参考设计】
小脚真棒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赤足玩的乐趣。
2.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材料并尝试进行探索游戏。
3.培养幼儿积极活动、勇敢、坚韧、进取等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布袋六个(分别装海绵、海洋球、筷子、插片、洗衣板),红、黄、蓝信箱,球、沙包若干,塑料筐四个,红、黄、蓝标志报纸若干份,音乐磁带,布置好场景。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1)幼儿赤脚走入活动场地。
(2)师生一起做生活健身操。
(3)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用脚做不同动作。(如用脚尖走路、跳舞、见面打招呼、互相拥抱、碰一碰等)
2.提供活动材料,幼儿自由探索、交流游戏。
(1)师:小脚不仅可以单独游戏,而且还可以运沙包和球,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2)幼儿分散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鼓励幼儿合作。
(3)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玩法,鼓励幼儿模仿学习。
(4)用刚才的玩法把沙包和球全部运到对面筐内。(老师和幼儿一起运沙包和球)
(5)带幼儿散步:探索奇妙的小路,感受多种材料。
(6)请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袋子,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材料。并请幼儿打开袋子看一看猜对了吗。
(7)游戏:送报纸。
幼儿分红、黄两队,从每队筐子中取出带颜色标志的报纸一份,轮流经过小路,送到对面相应颜色的报箱里,再经过小路回来,每队下一位幼儿依次送,直到筐内报纸送完为胜。(幼儿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小路,平坦的小路或崎岖的小路)鼓励幼儿勇敢尝试。
3.放松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放松动作。
(2)讲一讲身残志坚的无臂大哥哥的故事,并说一说小脚的重要性。
9.【参考设计】
落 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叶落下的情景。
2.能注意聆听乐曲中"叮"的声音,掌握按节拍数数字1~4。
3.能唱出do—si的上行、下行音阶。
4.尝试用手势和摆放树叶的高低来表现音的高低变化。
二、活动准备
乐曲《落叶》、枫叶若干、有树洞的树干。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初次欣赏音乐。
(1)故事导入:小喜今天和小朋友们去秋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吃了好多好多的水果,也采了好多好多美丽的野花,到了中午,小喜到了一棵大树下,想美美地睡上一觉,这时,树上掉下什么了?
(2)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抛洒树叶。
2.再次欣赏,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尝试按节拍数数。
(1)"你们看到了什么?"
(树叶掉下来了)"谁愿意来帮我数一数?"
(2)幼儿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风吹、落叶的情景。引导幼儿按节拍数数,并用手势表现音的高低。
3.捡树叶。
(1)"你们刚才在数树叶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声音?"
(叮)"那么现在听到叮的声音就要把树叶捡起来。听到一个'叮,捡几片树叶?两个呢?"
(2)幼儿听音乐进行捡树叶的表演。
4.感受上行、下行音阶,尝试摆放树叶的高低来表现音的高低。
(1)出示树干,请幼儿数数上面有几个树洞。
(7个树洞)"里面住着7个小精灵。"教师用笔边唱边写上do—si的唱名。
(2)引导幼儿唱出上行和下行音阶。
(3)"请每人捡10片树叶,有几个小精灵想跟我们玩游戏?"教师唱"5—6—543~5—4—321一",边唱边将树叶按音高来摆放。
(4)随着音乐一起表演。
10.【参考设计】
DIY蔬果颜料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保护水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尝试利用各种工具制作蔬果颜料,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材料:橘子、青菜、西红柿。
2.工具:舂子、石磨、擀面杖、纱布。
3.操作示意图、蔬果颜料、箩筐、透明小碗等。
三、活动过程
1.直接导人,让幼儿知道一些水被污染了,想想能不能制作出一种没有污染的环保颜料。
2.展示蔬果颜料、激发幼儿制作蔬果颜料的兴趣。
(1)出示蔬果颜料,提示幼儿用各种感官探索颜料使用什么东西制作的。
指导语:你们看一看、闻一闻、猜一猜这些颜料使用什么做的?
(2)告诉幼儿这是一种没有毒的蔬果颜料,是用蔬菜和水果做出来的。
3.展示工具,看操作示意图,了解操作步骤。
(1)展示工具舂子、石磨、擀面杖和纱布。
(2)出示图谱,请幼儿讨论操作的步骤。
(3)一起看操作示意图,说说操作步骤,提出操作要求。
4.探索制作蔬果颜料,展示自己制作的颜料。
幼儿探索操作怎样把蔬果颜料制做出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工具。(方法:用纱布挤、用舂子捣、用擀面杖压、用石磨磨)
幼儿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蔬果颜料。
5.和蔬果颜料玩游戏。
教师示范玩的方法:从塑料袋里将颜料挤到画纸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全体幼儿每人拿一份蔬果颜料,集体作画。
幼儿大胆创想画面内容,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教师总结:哇,这么漂亮的一幅画,我们拿出去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看看吧!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围绕安全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 围绕彩色的世界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围绕玩水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围绕中国京剧脸谱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 围绕蔬菜营养多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围绕中国京剧脸谱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围绕蔬菜营养多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活动设计题:围绕我的家乡这个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