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请根据(人教版)选修《美术鉴赏》教材第5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设计一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导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5)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6)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正确答案

【课题】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宗教雕塑的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可以继承的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的欣赏,掌握鉴赏宗教雕塑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优秀的艺术遗产,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2.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夹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3.宗教雕塑作品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你在哪见到有宗教雕塑?二、新课1.讨论了解佛教各种形象菩萨是仅次于佛的佛教形象,能够自觉与觉他,而尚未达到修行的最高果位,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是菩萨形象。在佛经中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北魏早期菩萨形象是男性的,面相丰满,眼大而凸,眉长而平。鼻梁高隆与额际齐平,耳长垂肩,头戴宝冠,与同时代佛造像造型特征接近。唐代以后,菩萨日益女性化。面相圆浑,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或高发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常表现出一种温柔娇羞的神态。大足心神车窟的一组宋代菩萨形象,面容婉丽,戴珠光宝气的花冠,是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称观音。2.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体现,其造型和布局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由学生欣赏作品,教师提问,简单了解造型和布局)20窟大佛造像表现了早期佛造像的特点。A形体大小:主像最大,以职位的大小排列。B造像配置布局:一铺多尊、横(婆莎世界的释迦摩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佛(过去世的燃灯佛,现在世的释迦摩尼,未来世的弥勒佛)五尊佛(东西南北中)。C相貌与姿态:(在人像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佛性,32大人相,80种随形好)。D形象的象征性:莲花:代表超脱尘世,纯洁高雅;身后火焰纹的头光和背光:象征佛光普照,神圣无比;还有身姿,手势等都有象征性。E上色:在形体的基础上,用色彩进一步地刻画形象。3.小结:总之,佛教雕塑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雕塑水平,云岗石窟建造的较早,其特点具有踺陀罗佛教艺术特点,北魏迁都以后,其作品具有"瘦骨清像"的优美风格,如北魏龙门石窟的作品,还有麦积山石窟,到了隋唐,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物的造型开始人性化和世俗化,如莫高窟和龙门奉先寺作品,所以唐朝有"菩萨象宫娃"的美誉。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类的佛像,本是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塑造这些佛像,本是为了宣扬佛教教义,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但是,无须违言,这些佛像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们群众智慧的体现,这其中凝聚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正日益受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三、小结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四、布置课外思考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导读”共选十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两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说、戏剧、语录体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对该“名著导读”部分所实施的建议恰当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人教版教材的特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材(人教版)中“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的思想。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位老师根据美术教学工作的经验及现在学生的情况分析,对于现行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改动。由此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请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美术教材的编写要求说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课内学习计划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对该“阅读鉴赏”部分的实施建议不恰当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某版教材语文必修(5)第4单元的课文包括:《廉颇蔺相如传》《苏武传》《张衡传》。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不属于教学重点的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足迹"为主题,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你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