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A编译《四洲志》

B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C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D戊戌变法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近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A 项和B项不对,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不是迈向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付诸实践;D项不对,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在时间上晚于C项。C项符合,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更现代化的政府”应该是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日益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点,其表现是()。 ①外国商品日益占据中国市场 ②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 ③开始出现近代工业 ④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⑤自然经济仍然是广大农村的主要经济模式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右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图略),照的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屈辱条约,其危害有()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清政府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的内地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常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三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常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三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