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我们做某一件事情时,如果经论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不可以做,那该如何取舍?

正确答案

有些行为在经论中不一定非常明显,你若不知道该不该做的话,可以看一下大乘经典和论典中有没有遮止,如果里面没有说不准,做了不会有太大过失,那就可以放心去做。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既然《入菩萨行论》的内容在经论中已有,那我们直接学习经论就行了,寂天菩萨造论是否多此一举?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许多佛教经论中,对地狱的描述各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中说:“我们不清净的身体,如果有了菩提心,就会变得跟佛身一样。”若是这样,初发心的人为什么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请以理说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不同的经论中,对地狱的描述各不相同,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四相之首—我相。凡修持者,当先去之。惟经论中亦间有提及我字者,如‘唯我独尊’,又‘常乐我净’之我字,如何解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寂天菩萨说:“这部论的内容经论中已有,我的诗韵也不善巧,所以造论的动机不敢说利他。”他是真的无利他心,还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中说怨敌与天灾对我们的损害相同,但怨敌有故意害我们的心态,天灾却没有,所以二者并不相同。对此你如何破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世界人类最早从何而来?据历史说:原始人是由猴猿进化而来,依现代科学家所研究的结论:人完全是十四种元素构成的,过去数年前,我曾在佛教经论中看见,现在记不清楚不知是何经论,大概是阿昙毗论说:人最早是从光音天下降的,起初人生活非常自由,随心所得,不必耕种。同时亦没有男女对相,日食甘泉地皮地肤等,经久人心变更,贪欲心多,后来不出地肤,即出米,食之才有男女相现,自此承继今日人类之世界。以上几个问题,各说各有其理,未知确实谁是谁非?请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如何圆满初中后三种心态?请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