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安倍晋三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不承认客观历史,否认客观历史,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本题涉及的不是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安倍晋三的言论是与客观不符的主观谬误,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安倍晋三的观点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不承认客观历史,故排除。答案选A。 考点:历史唯心主义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有()①鸦片战争②甲午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分别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抗日战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