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崛起与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一个对民营经济从不允许到允许,从不承认到承认,从承认到松绑,从松绑再到放开手脚、鼓励发展的过程。现在,民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创造了中国GDP的约40%,并且呈现出重型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加速升级的趋势。这表明()

A我国现阶段并不需要保持公有制的优势地位

B与公有制相比较,民营经济更加适应我国的国情

C民营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D我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比例日益提高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民营经济的比重提高表明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在增强,民营企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这体现了民营企业的素质在提高,C正确。AB的观点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崛起与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一个对民营经济从不允许到允许,从不承认到承认,从承认到松绑,从松绑再到放开手脚、鼓励发展的过程。以下关于民营经济的地位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改革开放30年,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近年来在GDP中已占六成五。可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改革开发30年求索,30年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己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很多外国人在流传了这样一个神话: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要更换司机了,要从金发碧眼的山姆大叔变成谦谦有礼的孔子门徒了。要想使神话变成现实,我们应该()。 ①积极履行对外职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②强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③维护民族团结、民族统一,保持强大无比的民族向心力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然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成了一个遥远、模糊不清、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奥运会是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时刻。奥运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展示了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上海世博会则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特色,世界看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的中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然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成了一个遥远、模糊不清、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奥运会是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时刻。奥运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展示了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上海世博会则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特色,世界看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的中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然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成了一个遥远、模糊不清、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奥运会是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时刻。奥运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展示了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上海世博会则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特色,世界看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的中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又称为“地理大发现”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 【材料二】一七九二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GtorgeLordMacartney)为首的庞大使团,以祝贺乾隆帝八十三岁寿辰为名前来中国,以探听中国内部情况,谋取商务利益与各项特权。 ——范文澜《中国通史》 19世纪中期英国装备了大炮的商船队借着廉价的商品和海上优势,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满载着工业制品,在海洋上纵横无阻,强行打开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瓦解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把它们卷入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漩涡。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材料四】2008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金融危机风暴席卷全国,中国怎么办?大力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让中国百姓得益、更多地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人民日报》 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提出的“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4月5日,大众网刊载的一篇题为“三十年最大成果: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的文章,文章说:“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4月5日,大众网刊载的一篇题为“三十年最大成果: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的文章,文章说:“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这也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