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部分)
(多选题)

1913年至1922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袁世凯指使凶手于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思想与维新派的“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相比,主要区别是()。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和明确的无产阶级革命纲领。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1911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期快速发展的机会,史称“黄金时期”或“短暂春天”。下列关于这一局面所产生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③为中国参加一战并成为战胜国提供了经济基础 ④为国共合作并赢得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经济基础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革命团体——华兴会。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