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依照弥陀经三十七种道品中四念处,观身不净,佛法之常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除了人身以外就不会精进修道,只限人身晓得修佛法,能得修证佛果,既然如此,这句观身不净就有些地方不合法,我们由于无始以来修了好多果报方能得到人身,以后又想要做佛,修佛去若是观这重要的人身,是不净者,那为何能修业呢?既不净那里会得佛果报?

正确答案

获得人身,在能闻道起修,可以解脱,是其难能可贵处。其求解脱之因,在了悟浊身可厌,而希求得法身,如不知厌,则贪爱不求解脱矣。天身胜好,贪爱不知解脱,三途身劣,愚迷而不能闻道,皆无解脱机缘。故能观身不净,厌而起修者,亦惟有人耳,此二句并不矛盾。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共三十七道品之深妙,似吾等初机无领悟之法,唯有五根,五力,能知一二,其余全蔽,七觉支的前二种精进能用智慧明白真正道理。此智慧是由勤根同进力发动出来?或者系由别种法得来的智慧,抑是天然的智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说不修习三十七道品怎么样?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陀设计出一套解脱道——三十七道品,是引导众生怎么样?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理解“观身如身念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一般四念处的内观禅修与师父的四念处有什么不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修四念处的身受念处,心法念处各达到什么目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真正四念处初步阶段应观察哪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采用四念处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什么是四念处?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