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银行岗位银行合规考试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案例:信用卡诈骗
基本案情:某市私立学校负责人许某,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先后多次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机个人资料,在多家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大肆进行恶意透支套取现金,且数额巨大,被司法机关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了刑事责任。 
经办案情:2008年11月,许某投资开设一所私立学校,在人才市场进行用人招聘,冒用应聘老师及亲属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个人信息资料,先后多次向7家银行申请办理94张信用卡,进行大肆恶意透支,套取银行现金。截止2010年3月案发,透支金额达555931.18元。许某的行为属于使用他人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透支现金,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且涉案钱款数额
巨大。经法院审理,许某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0000元,对诈骗所得赃款依法予以追缴。 
犯罪手段:本案许某与开办家具厂的朋友合谋,以家具厂销售家具为由从银行申办一台POS机,用于恶意透支套现。许某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冒充他人先后在7家银行办理信用卡94张,疯狂划卡透支400余次,透支资金多数被个人挥霍。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银行危害。许某冒充多人多次申办信用卡并恶意透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说明办卡银行没有充分尽到调查责任,名义持卡人由于没有过错不承担任何还款责任,恶意透支款逾期不还,会危害发卡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二是对名义持卡人的危害。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信用”二字已经成为公民的第二生命。犯罪嫌疑人的恶意透支不还款,会给被冒名的名义持卡人会带来信用污点,其正常的生活也将带来不便,除非已经消除信用污点。

简答题
1

结合本案例,做一个案例原因剖析及银行机构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答案

原因剖析: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分析评价体系,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信息共享机制也不健全,使得不法分子在一个银行恶意透支后还可以在其他银行办理信用卡。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犯罪诱发因素很多,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银行方面过分强调业绩大肆滥发信用卡,且在具体操作中,“代办”的情况比较普遍;个别银行风险意识不强,为完成任务,降低条件,对恶意透支者不能进行有效评估分析。
经验和教训:(一)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二)发挥特约商户的防范作用。(三)构建成熟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四)建立健全银行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监督效果。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案例:基本案情:王某在2005年至2011年先后担任某县支行、某市分行高级业务副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人民币19万元。其中,王某曾介绍倪某到该行的两家贷款客户拆借资金,2009年下半年倪某为感谢王某在借款方面的关照,为其出资15万元合伙开办一家美容院;2010年11月,王某在搬迁新居时,收受钱某现金2万元,并收受另一贷款客户钱某现金2万元。  损失及影响: (1)对企业的危害。企业采取寻租的方式,使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更容易获取银行贷款,这对于贷款市场进行寻租的企业和尚未进行寻租的企业而言,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2)对银行的危害。一是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二是银行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上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基本案情:王某在2005年至2011年先后担任某县支行、某市分行高级业务副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人民币19万元。其中,王某曾介绍倪某到该行的两家贷款客户拆借资金,2009年下半年倪某为感谢王某在借款方面的关照,为其出资15万元合伙开办一家美容院;2010年11月,王某在搬迁新居时,收受钱某现金2万元,并收受另一贷款客户钱某现金2万元。  损失及影响: (1)对企业的危害。企业采取寻租的方式,使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更容易获取银行贷款,这对于贷款市场进行寻租的企业和尚未进行寻租的企业而言,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2)对银行的危害。一是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二是银行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上升。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以下()方面,可以有效预防信用卡诈骗案件的发生。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借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基本案情:杨某在1998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某县支行副行长、行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从该行贷款客户孙某处借款转借给戴某等人使用,从中牟利。主要为:2008年至2009年间,杨某发现尚有一张戴某2004年借款10万元没有归还的借条,遂以多次为孙某贷款给予关照为理由,让孙某承担该笔借款损失,在2009年底归还孙某借款时,对其中的10万元未予归还直至案发。  损失及影响: (1)对企业的危害。企业采取寻租的方式,使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更容易获取银行贷款,这对于贷款市场进行寻租的企业和尚未进行寻租的企业而言,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2)对银行的危害。一是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二是银行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上升。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万元以上的,应予以追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基本案情:杨某在1998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某县支行副行长、行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从该行贷款客户孙某处借款转借给戴某等人使用,从中牟利。主要为:2008年至2009年间,杨某发现尚有一张戴某2004年借款10万元没有归还的借条,遂以多次为孙某贷款给予关照为理由,让孙某承担该笔借款损失,在2009年底归还孙某借款时,对其中的10万元未予归还直至案发。  损失及影响: (1)对企业的危害。企业采取寻租的方式,使自身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更容易获取银行贷款,这对于贷款市场进行寻租的企业和尚未进行寻租的企业而言,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2)对银行的危害。一是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二是银行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上升。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金融诈骗罪是指以()为目的,采用虚构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集资、贷款以及票据、金融凭证、信用证、外汇、出口退税、保险、有价证券等方面的诈骗活动,数额较大,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