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
(简答题)

施工方案确定的依据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给水管道,其中钢管DN500m,长1077m;钢管DN300mm,长871m,共设闸井17座;管线沿城区二环路辅路敷设,与现况雨水、污水、供热管线交叉部位多;与社会交通相互干扰多。合同工期为90d(日历日),政府指令性工期83d(日历日)。鉴于工期后门关死,施工项目部拿到图纸并踏勘完现场后就组织开工。 2.问题 (1)施工项目部组织开工做法是否正确? (2)该工程施工方案应注意哪些关键环节? (3)本工程施工需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

(1)问题1
不正确。施工组织设计未经批准,是不应组织开工的。即便是工期紧迫,正式开工要符合有关规定,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按程序获得批准,开工前做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后,方可开工。
(2)问题2
本工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期紧,且工程施工作业线长,分段多、勾头、甩头多,而且钢管焊接、防腐质量要求高。施工方案确定必须建立在摸清雨、污水、热力等管线标高、位置、走向基础上;悉心安排和处理下列主要环节:①管线交叉施工方案与措施;②沟槽开挖方案,要考虑土方平衡、余土外运及搭设便桥方案;③管道敷设应采用流水作业方式,管道焊接和防腐尽量争取工厂化预制;④管道勾头和功能性试验方案;⑤施工组织基本原则:尽可能缩短现场作业时间,以减轻与社会交通矛盾的压力。
(3)问题3
本工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施工占地征用和地上构(建)物拆迁;
②验槽与地基处理;
③管线勾头和功能性试验。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施工监控量测内容与方法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市政基坑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平面尺寸为22m×200m,基坑挖深为10m,地下水位于地面下5m。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设三道钢支撑。基坑周围存在大量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施工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根据监测方案对基坑进行了监测,并且在工程结束后,向施工单位提交了监测报告。 2.问题 (1)本工程监测方案内容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根据背景资料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应监测哪些项目? (3)上述监测项目可分别采用什么方法监测? (4)监测单位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 (5)简述监测总报告包括的内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市自来水厂进行扩建,新建沉淀池一座,设计为无盖圆形,直径30m,池壁应用预制板吊装外缠预应力钢丝结构。A市政公司中标承建项目,并针对工程成立了项目部。项目部组织编写了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包含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三个方面;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长组织了图纸会审;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和价格,确定了钢丝供应厂商。在池壁预制板拼装完毕后,板缝采用与池壁预制板强度等级一致的普通混凝土灌注。 2、问题 (1)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还要补充哪些主要内容? (2)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长做法是否符合要求?给出正确做法。 (3)指出池壁预制板板缝混凝土灌注不妥之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A公司中标承建一座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30m.预制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共12跨,桥宽29.5m,为双幅式桥面.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的施工.但因为处理T梁预制台座基础沉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扭转工期紧迫的被动局面,项目部加快调度,但一度出现技术管理问题:如千斤顶张拉超200次未安排重新标定;T梁张拉后即把T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被监理工程师要求停工整顿. 2.问题 (1)预制场的施工方案如何确定? (2)预制台座基础如何施工保证不发生沉降? (3)千斤顶张拉超过200次,但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满足规范要求,即士6%以内,千斤顶是否可以不重新标定? (4)项目部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交通导行方案设计要点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中标城市主干道路面大修工程,工程内容主要是旧路面铣刨,对沉陷、翻浆处局部挖补和整体罩面。路罩面结构为30mmSMA-13和60mmAC-20。施工项目部依据获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封闭半幅路施工,设置围挡;另外半幅路维持社会交通。由于交通高峰期车辆拥挤,施工中围挡被交通警强令部分拆除,施工受到一定程度干扰。罩面沥青路面施工正值无雨秋季,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合格,只是弯沉值数据离散性大。开放后交通后翌年春季,巡查发现路面局部出现沉陷,甚至有翻浆现象;施工记录表明这些病害正是发生在围挡拆除部位。施工项目部召开了病害原因分析会,并决定进行局部路段返工返修;但对单独承担返修费用提出异议。 2.问题 (1)试分析新大修路面病害原因主要有哪些? (2)施工项目部应承担什么责任? (3)局部病害处理返修层费用应如何解决? (4)该道路大修工程竣工验收应注意事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树木栽植与在树移植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园林公司中标承接了绿化施工工程,其中移栽大雪松五棵。施工项目部依据施工方案首先对五棵树做了阴阳面标记,并挖好了四棵树的土球,土球直径2。5m,用木箱进行了包装。第五棵树在沟渠边,只能带半个土球,土球直径1.Om,用8号尼龙绳进行包扎后用拖车运到了工地。其中三棵树顺利地吊人准备好的树穴,甲方代表认为三棵树一样高不好,边上一棵阴面比阳面感官好,要求施工人员把边上的一棵树转1800,并下降了0。7m栽植。另外两棵树由于位置较远,吊车无法入位,施工队用人工抬入树穴。五棵树均用直径80mm的竹竿进行了固定。三个月后第五棵树和下降栽植的树死亡。 2.问题 (1)本次移栽成活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 (2)竹竿支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为什么? (3)分析两棵树死亡的主要原因及责任界定。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园林给水排水工程之案例分析 1.背景 依据城乡环境保护规划,兰州市政府委托某单位作为甲方在城北山坡开辟了块生态绿地,工程投资300万元,全部系财政拨款。绿化给水从山坡120m以下的市政管网接入。甲方通过招标程序选择施工单位,并派员驻场进行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依据甲方指令施工单位对原设计进行了调整,变更了管材和管道埋深并取消了泄水阀。第二年春灌,发现出线PE支管冻裂,喷头水压不足等现象;停水检修时,主管还出现“水锤”现象导致水泵损坏。甲方认为事故原因是施工质量问题,但是施工单位持有异议。 2.问题 (1)试分析本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事故的责任。 (2)试分析绿化给水管道破裂和无压力的成因,给出处理建议。 (3)水泵损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钢梁制作与安装要求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立交桥工程,该立交主桥为全钢结构,最大跨度79m,最宽44m,最高35m,用钢总量近7000t。项目部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将钢桥分块进行预制拼装,纵向共分成8块,横向共9段,采用工地焊缝连接。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报审过程中遭到了质疑,经过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经过修改补充方被批准实施。 2.问题 (1)钢桥预制前还应做好哪些工作? (2)钢结构桥梁吊装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3)工地焊接时应按什么顺序进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质量计划实施要点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厂敷设一条管径为DN250的管道,输送0.6MPa的蒸汽到1450m外的小区热力站。经招标选择A公司负责承建。A公司因焊工不足,将管道焊接施工分包给B公司。在试运行时,该管线出现了质量事故(事故情况略),依据事故调查和经有资质单位检测并出具的报告,表明有一个焊口被撕裂,判断为焊接质量不合格。 2.问题 (1)A公司的分包做法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2)从质量事故分析A公司和B公司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8m,全长4。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沿着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侧石边最近处仅2m左右。离隧道轴线8m左右,有即将入地的高压线,该高压线离地高度最低为15m。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1t,采用20t龙门吊下管。隧道穿越一个废弃多年的污水井。上级公司对工地的安全监督检查中,有以下记录: (1)项目部对本工程作了安全风险源分析,认为主要风险源为高空作业,地面交通安全和隧道内施工用电,并依此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2)项目部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分别为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沉井下沉施工方案。 (3)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2.问题 (1)该工程还有哪些安全风险源未被辨识?对此应制订哪些控制措施? (2)项目部还应补充哪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3)针对本工程,安全验收应包含哪些项目?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