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要求:指出案例表明的现象,提出分析的依据,分析案例的内容,解释其原因。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1.运用所学的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2.有个班上,有一伙“小捣蛋”爱玩篮球。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抢别班的球玩,引起纠纷,告到班主任那里。如何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呢?班主任从中看到了一种可以引导们积极性。他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订了几条队规:一服从命令听指挥;二坚持练习守纪律;三不抢外班的球;四不做有损球队名誉的事。此后,每天开展练球,在活动中嘛出了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3.班主任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简答题
1

请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知识分析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正确答案

1.(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站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2.(1)这一案例中班主任的行为遵循了道德教育中的疏导原则。
(2)德育过程中要遵循疏导原则。
①疏导原则的含义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2分)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①案例中的李老师没有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②李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③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2分)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叭才会有效果。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马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还有实物。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11分):新课改来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对于一些中老年教师,对新课改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在教学岗位上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教了几十年,突然说要课改,几十年的习惯一下子扭转不过来。请给这些教师完成角色转变提出建议。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要求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指出的现象属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辞,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