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
(简答题)

对于《混凝土规范》的表3.3.2,有两个疑问: (1)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用公式f≤flim验算挠度时,是公式左边减去起拱值,还是右边7 (2)表下注4指出:"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
对受弯构件的挠度进行限制,公式表达为f≤f,式中,f为构件最大挠度,需要按照结构力学方法求解;flim为规范对挠度的限值,按照表3.3.2取用。
若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在验算挠度时,应该是依据结构力学方法求出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然后和挠度限值比较。例如,对于如图2-1-3所示带悬臂的单跨梁,若l=8m,施工时按1/500预先起拱,则应采用进行验算,相当于。但是徐建主编《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一书第113页,认为对于这种情况采用,应是笔误。
对于第二个问题,仍以图2-1-3为例加以说明。
若实际长度l=3.5m,则按照3.5m查《混凝土规范》表2.3.2得到挠度限值为l=/200。由于是悬臂梁,在计算挠度限值时应取l=2×3.5=7.0m,于是挠度限值f2.lim=7000/200=35mm。
这里,若按照l==2×3.5=7m查表,将得到挠度限值为l=/250,据此挠度限值成为f2.lim=7000/250=28mm。笔者认为该做法值得商榷,理由是:悬臂梁与简支梁取同一档次的挠度限值本身已经足够严格,没有必要更加严格。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用分层法计算构件内力时,要用到框架柱的线刚度,这时,柱计算高度z,是否需要按《混凝土规范》的表7.3.11-2计算?通常考试时,图中给出的长度是计算长度吗?或者,这里的线刚度直接用层高计算就可以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对《钢规》的表5.3.1,有以下两个疑问:(1)"单系腹杆"是指"用节点板与弦杆连接"的腹杆吗?(2)表下柱2指出,斜平面适用于"截面两主轴均不在桁架平面内的单角钢腹杆和双角钢十字形截面腹杆",那么,T形截面是否需要考虑斜平面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对于《混凝土规范》的9.4.3条,有以下疑问:根据搭接接头连接区段1.31L确定接头的面积百分率,而确定lL时又要事先知道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才能查表得到系数ζ,这不是陷入"死循环"了吗?如何解决?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3.3.2条的条文说明指出,悬臂构件容易发生事故,对其挠度"从严掌握"。那么,"从严掌握"是如何体现的呢?从表中看,计算跨度按2倍取用好像宽松了呀。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的3.3.2条指出,"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这个"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到底是怎样考虑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对《混凝土规范》的A.2.1条,有两个疑问; (1)"对称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指的是怎样的一种截面? (2)该条第1款中涉及的受压区高度χ,应该如何确定?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规范的表5.1.2-2是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分类表,对其中的焊接箱形截面,有以下疑问: (1)板件宽厚比中的宽度,是按照规范图4.2.4中的b0取值还是取b0-2tw? (2)"板件的宽厚比≤20"这一条件,是指两个方向的板件宽厚比均≤20,还是某一个方向的板件宽厚比≤20?"板件的宽厚比>20"也有同样的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对《钢规》表3.4.1-1,有两个疑问: (1)规范中经常出现或,而该表并未给出同牌号不同厚度钢材对应的fy值,如何处理? (2)表下注释指出,"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对于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梁,规范4.4节中计算Meu和Vu用到的f、fv,应该以翼缘还是腹板的厚度确定,也就是说计算点取在哪里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7.2.4条原文如下:7.2.4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公式(7.2.1-3)的要求。当由构造要求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大于受弯承载力要求的配筋面积时,按本规范公式(7.2.1-2)或公式(7.2.2-3)计算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z,可仅计入受弯承载力条件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应如何理解?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