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哲学
(简答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人们为什么如此敬重郑忠华同志?

正确答案

主要是因为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志。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 我们应怎样像郑忠华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99年4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受亚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金融动荡的不利影响,1998年美国500家大公司的利润收入出现7年来的首次下阵。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对火星的种种猜测,只到今日,才终于有了结果:美国宇航局于2004年3月2日公布“机遇”号火星探测车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详细资料,称有明确证据表明,火星过去曾有丰富的水资源;这个红色星球上可能还存在过生命。这段材料表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00年4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正当江苏省某市各大宾馆为客源不足而大伤脑筋时,该市的一些行业宾馆、接待处、培训中心却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导致宾馆亏损,社会资源浪费。这一事例说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03年7月()后,所谓民权已经被袁世凯所剥夺。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