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冶金工业炉前工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9月30日夜班4时40分,3#高炉当班工长发现11#风口小套漏水大,快断水,通知铁调配铁水罐准备出铁,组织炉前准备出铁。4时46分通知风机房汽机减风100kpa,4时48分热风压力150kpa时(电脑显示值)听到6#风口“嘭”一声,工长发现6#风口直吹管烧穿,渣铁喷射出,铁滴喷到3#炉值班室窗户,上部玻璃坏了一块,熔化6#中套表面一个长100mm、宽40mm的洞,由于6#风口离放风阀手轮较近,工长决定通知3#热风炉用废气阀、烟道阀、放风后,紧急休风程序操作,同时停喷煤、停止富氧。

简答题
1

上述3#高炉风口灌渣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正确答案

1、由于焦炭库存紧张,3#高炉用4#线底料,粉率高,炉况频繁塌料,炉缸产生呆滞堆积,导致30日夜班4时40分烧坏1#风口小套,是这次事故的导火线。
2、29日中班20时39分烧坏13#风口小套,复风后慢风作业,炉温、渣碱度偏高。
3、当班工长和见习工长在发现11#风口小套漏水大,通知减风的幅度过大,离第三炉铁堵口时间4时15分还有30分钟,炉缸积存渣铁有40吨,导致炉内压力瞬时大于热风压力,炉腹下部有发生塌料,渣铁从炉缸被溅起喷出风口烧坏6#风管,是这次事故的处理不妥当的一方面原因。
4、从电脑显示热风压力和冷风流量看,风机房排风时速度快,排风量大,4时48分热风压力150kpa,冷风流量只有150m3/min,到4时50分冷风流量又加回到504m3/min,导致瞬间冷风流量骤然下降,进风量太小,下部塌料。
处理及教训:
1、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工长的预防事故的能力,当通知风机房减风降压时,要说明快一些还是缓慢一些降压,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好。
2、在今后小套漏水时,在堵口20分钟后,炉缸贮存渣铁有20吨时,不准减风幅度大于50kpa,要等待打开铁口基本出净渣铁再继续降压操作到50~60kap,大喷吹铁口后再进行休风操作,防止风口灌渣灌铁,从而避免事故扩大化。
3、若高炉操作有减风时,要将调节炉顶煤气压力的高压阀组由自动改为手动操作。
4、加强对原燃料质量的跟踪反馈信息,当炉况不顺,频繁塌料时要采取综合措施,制止连续频繁塌料而导致的连续烧风口现象。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9月3日白班正常生产风压287kpa,顶压140kpa,炉况正常。13时26分4#炉出现电压瞬间压降,引起高压阀组全开,炉顶压力瞬间降至26kpa,煤气流突然加速,造成顶温、煤气温度大幅跳升。顶温变化情况如下: 13:26=250℃,13:30>400℃,13:32>600℃,13:33>800℃ 13:34=956℃(最高),13:39降至600℃,13:42降至400℃以下。炉顶温度从13:30>400℃升至峰值956℃,只用4分钟,在峰值只是一个尖峰,没有出现打横现象,下降迅速。高炉工长处理经过:13:26分高炉发现顶压大幅下降后立即减风,并开N2,炉顶打水约3分钟,之后炉顶温度迅速下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9月3日白班正常生产风压287kpa,顶压140kpa,炉况正常。13时26分4#炉出现电压瞬间压降,引起高压阀组全开,炉顶压力瞬间降至26kpa,煤气流突然加速,造成顶温、煤气温度大幅跳升。顶温变化情况如下: 13:26=250℃,13:30>400℃,13:32>600℃,13:33>800℃ 13:34=956℃(最高),13:39降至600℃,13:42降至400℃以下。炉顶温度从13:30>400℃升至峰值956℃,只用4分钟,在峰值只是一个尖峰,没有出现打横现象,下降迅速。高炉工长处理经过:13:26分高炉发现顶压大幅下降后立即减风,并开N2,炉顶打水约3分钟,之后炉顶温度迅速下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1年9月19日上午8:10,当班配管工发现3#、4#风口中小套结合处渗水,立即组织人员检查,未发现3#、4#风口中小套漏水的迹象,经初步判断是冷却壁漏水。经过关水和用压缩空气检查发现7层4#保压不住,后采用关小进水量的应急方法继续生产到中班16:00,厂部通知关死进水,16:50发现2#、3#、4#风口中小套结合处还有渗水,再次用压缩空气重点检查7层2#—5#冷却壁,未发现漏水,又查6层5#和3#冷却壁也无漏水,查至6层2#冷却壁才发现漏水。从组织检查到发现漏水共花费4个多小时,造成3#高炉炉凉消耗大量焦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1年9月19日上午8:10,当班配管工发现3#、4#风口中小套结合处渗水,立即组织人员检查,未发现3#、4#风口中小套漏水的迹象,经初步判断是冷却壁漏水。经过关水和用压缩空气检查发现7层4#保压不住,后采用关小进水量的应急方法继续生产到中班16:00,厂部通知关死进水,16:50发现2#、3#、4#风口中小套结合处还有渗水,再次用压缩空气重点检查7层2#—5#冷却壁,未发现漏水,又查6层5#和3#冷却壁也无漏水,查至6层2#冷却壁才发现漏水。从组织检查到发现漏水共花费4个多小时,造成3#高炉炉凉消耗大量焦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9月6日0:40分,5#高炉出现煤气流中心管道,炉顶温度在2分钟之内从300℃急剧升至超过1000℃,当班工长采取炉顶打水、开炉顶氮气等降温措施无效,为避免烧坏煤气除尘布袋,对煤气进行紧急放散。由于炉顶煤气的压力、温度都比较高,煤气放散后起火燃烧,并夹杂一定的水汽,产生爆震,烧坏炉顶南放散管密封圈、油缸接近开关线路等,致使在1:05分顶温下降至400℃以下时无法正常引瓦,待出完铁后休风52min更换南放散阀密封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9月6日0:40分,5#高炉出现煤气流中心管道,炉顶温度在2分钟之内从300℃急剧升至超过1000℃,当班工长采取炉顶打水、开炉顶氮气等降温措施无效,为避免烧坏煤气除尘布袋,对煤气进行紧急放散。由于炉顶煤气的压力、温度都比较高,煤气放散后起火燃烧,并夹杂一定的水汽,产生爆震,烧坏炉顶南放散管密封圈、油缸接近开关线路等,致使在1:05分顶温下降至400℃以下时无法正常引瓦,待出完铁后休风52min更换南放散阀密封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6月15日夜班高炉炉温偏低,第一、二、三炉[Si]、[S]分别为0.28%、0.031%,0.20%、0.042%,0.20%、0.040%,生铁含[Si]都低于考核的下限,但尚未影响生铁质量和渣铁流动性且风量风压平稳,风口明亮,当班工长采取分两次补焦合计5000Kg,第三炉铁后3:00减风10Kpa(风量由2700m3/min减至2600m3/min)的措施提炉温,第四炉铁[Si]由0.20%上升至0.23%。但第五炉铁开口后发现渣铁物理热、流动性急剧变差,特别是炉渣无法正常流出,5:15炉况难行后悬料,因南头大沟结渣严重,转由北头出铁,铁口喷吹后放风坐料,之后处理炉凉。期间,5:30左右南、北探尺均不能正常使用,雷达探尺又已于13日因故障停用,但当时高炉已经炉凉,不具备休风条件,故大幅度减风,由机修处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6月15日夜班高炉炉温偏低,第一、二、三炉[Si]、[S]分别为0.28%、0.031%,0.20%、0.042%,0.20%、0.040%,生铁含[Si]都低于考核的下限,但尚未影响生铁质量和渣铁流动性且风量风压平稳,风口明亮,当班工长采取分两次补焦合计5000Kg,第三炉铁后3:00减风10Kpa(风量由2700m3/min减至2600m3/min)的措施提炉温,第四炉铁[Si]由0.20%上升至0.23%。但第五炉铁开口后发现渣铁物理热、流动性急剧变差,特别是炉渣无法正常流出,5:15炉况难行后悬料,因南头大沟结渣严重,转由北头出铁,铁口喷吹后放风坐料,之后处理炉凉。期间,5:30左右南、北探尺均不能正常使用,雷达探尺又已于13日因故障停用,但当时高炉已经炉凉,不具备休风条件,故大幅度减风,由机修处理。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